好笔记和坏笔记的区别
好笔记:逻辑性强、条理清晰,穿插了丰富的图表,一眼就能看明白。
坏笔记:看完之后,脑海里很难再现当时的内容。
下面,我简要介绍三种记录笔记的好方法。
工具/原料
笔记本、尺子、笔
把笔记本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如下三部分,可自行调整大小,如图所示。
方法一:东京大学笔记法
分三栏,第一栏:记录主要内容;第二栏,写自己的发现或者评论;第三栏,进行总结发言。
东大录取生笔记本的特征为“右侧留有空白区域”,大多数东大录取生都会将左右两页作为一页使用。“右侧的一页”会先空下,用左侧页记录老师的板书,用右侧页的左半部分记录老师的点评、自己的疑点和注意要点,右侧页的右半部分则用来记录为解决这些疑点而采取的行动及相关总结。
这里的“空白区域”指的是思考区域。在学校学习时,笔记本的重要性不在话下。而在职场领域,笔记本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小觑的,而这一块空白区域更是在日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方法二:康奈尔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有异曲同工之处。
康奈尔笔记本分“板书”区域、左侧的“发现点”区域以及最下面的“总结”区域三部分。这种笔记本可以自然而然地帮你养成按照“板书→发现点→总结”的顺序记笔记的习惯。
当时,个人认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比如听课笔记,读书笔记,做成如下调整:
方法三:Point Sheet
全球最大的外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使用的是一种名为“Point Sheet”的格式。
格式中的横线和竖线都是浅绿色的,表格部分由上面的“题目”、左侧的“重点”、右侧的“行动”三部分组成。
左侧的部分用来记录重点,右侧的部分则用来书写基于重点应采取的行动,即“谁、在什么时间之前、需要做完什么事”。因为“重点→行动”的顺序可以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自然得到书写整理,所以,“为何要采取这样的行动”,任何人看了都能一目了然,马上就能采取相应的行动。
其他建议
有了区域划分,记录时,做笔记时一定要言简意赅,列出要点,并每点间要空行。同时也可用一些小图标,增加笔记的丰富度。
推荐给大家几个小图标:
最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希望各位都能做“好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