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红,焦点网络九期持续分享第278天(408)舞钢
参加读书会的机会屈指可数,由第一次的听听,到第二次第三次的参加分享,感觉自己从胆量上还是有很大的进步,只是还是没有参加读书环节的勇气,因为感觉自己读音的标准程度,还有声音和各位老师们比起来相差很大,说白了还是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印象中这应该是第四次参加了,和我们的读书会举办的期数200期,历时已经四年相比,很是惭愧!
昨天的读书会气氛很热烈,张老师的主持行云流水,没有过多的华丽词语,却把焦点的理念,和书中的内容和各位老师的分享毫无穿凿之痕地连在了一起,如一幅完整的焦点一隅的画卷,题目就是上面是这个段落 ,对张老师很是佩服。
在读书会上我两次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中的想法,真是奇怪,这本书中的前一百多页,我已经读了不下两边,当时有想法和感受,但是,没有读书会上有如此的深刻的感受,得益于讨论和分享。特别有感觉的是四个问句:
1“如果你试着开始跟你的父母沟通,你觉得好吗”?
2、你可以去询问同事这个工作项目,这个方法你会觉得适合你吗?你愿意去做吗?
3、如果你觉得合适,你会怎样做?
4、如果你觉得不合适,你觉得怎样的修改,会比较适合你自己?
读这四句话,让我感慨很多,我读出了焦点的慈悲和温柔,还有鼓励。每一个问句的前半句都是一种给出的一个场景,后半句体现了,尊重,看看还有将选择决定的权利给了来访者。特别是2到4句,好像一幅画面,一个慈祥的老者对一个胆小的孩子说“你这件衣服,你觉得合不合适你啊,你想试试吗?”,得到点头后,鼓励你试一试怎样?;看到摇头后说,不合适,那怎么修改,你觉得是你喜欢的?
你是主人,你觉得,你的希望,你的不喜欢之外的喜欢的,怎么修改的你喜欢。
通过读书,透过书中文字,让我看到创建焦点短期解决的创始人,他如一个慈祥的,以一个每个人都喜欢的面孔出现,呈现不同的场景,让来访者找到自己喜欢的,鼓励出为喜欢去做的内在动力,迈出一小步的行动。这一切都有对人性本善的价值理念在并且相信来访者。有必要在把它再抄一遍,学习学习,深刻领悟。SFBT对人的看法,可谓人性本善的价值展现。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虽然不见得都能想做的事情,当都是有资源与潜能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目标与方法的。
2、每个人都有力量,智慧及经验去产生改变。
3、人们是拥有惊人的资源的,尤其当他们被允许时。
4、一个人会被过去影响,但不会被过去所决定。
5、人们拥有自然的复原力,也会持续运用这个复原力来改变自己。
6、当事人不等于他们的问题,当事人是当事人,问题是问题。
7、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下,每一个人都是已经尽了全力的。
8、解决之道即在个人经验之中,只有当事人最了解自己的状况。
9、当时是带着解答而来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答案了。
10、一个人是愿意努力实践自己构想出来的意见的。
11、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尊重,也愿意尊重别人。
12、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好的,可以更好的,也希望别人过得好。
13、人们是希望维持仁慈、道德、友善、礼貌、诚实、,希望改善自己生活的,也想使他们所爱、所尊重、所敬仰的人生活是有所改进的。
14、每个人都希望与别人和睦相处的,希望别别人接纳,并归属于某个团体。
15、人们都希望留下正向美好的足迹。并对世界具有正面的贡献。
我感觉下面的一句话很重要,“显示可见,SFBT强调发展性、复原力、与去病理化,相信“复原””乃开始于当事人愿意改变的那一刻”,这很重要。也让我们对咨询对象的改变保持一个清晰的认识。咨询师是外因,改变是需要来访者强烈的内驱力的。咨询师是人,这样就不苛求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