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为很多的缘故,我很喜爱下雨的天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感到下雨天才是农家人的“公休日”,我们家乡的方言——“歇伙的天”。
在我们家乡“歇伙”有很多种说法:随时间而定,在干活时的中间休息叫“歇一哈子”,休息一天那就是“歇一天伙”,如此类推;如果在家休息时碰到熟人,都会客气和你打招呼问:“嗯跟头缪做丝猜噶歇伙哇”?
因为家庭的重担和生活的压力,或许是传统观念造成的那种,下雨才心安理得休息的习惯,农家人在有事干的情况下,是不会轻易歇伙的。关于盼下雨歇伙,这里民间很早就流传着一首民谣:“阴阴暗暗,害死懒汉;懒汉刚出门,小雨落不停;懒汉回了家,又开日头花”。意思就是说:阴雨不定的天气,害苦了不勤快的懒人,干活雨又落,回家天就晴的尴尬境地;这虽然是对偷懒人的一种笑料,但也充份说明了当时的农家人,对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枯燥而劳累生活,而产生借下雨歇伙的一种渴望,我想:在大集体时期盼下雨的不仅仅是懒汉的想法,可也代表着全体农村劳动者的心声。如今这首民谣仍是勤快人骂偷懒人的一首经典台词。
如果把时间的指钟,回转到那个“大干干到二十九(腊月),吃过年饭就动手”大集体年代,这首精典的台词,就不觉得有可笑的含量了;那时每天无休止的出工,上山、下地,若想歇伙只是一种奢望;唯一的方式,也就是望天下雨。虽然我那时还小,没有做过大人们那样,靠无休止的劳动来挣工分养家糊口;但我亲身经历了七十年代那段记忆犹新的过往。那时的人们想要歇伙,就只能盼着下雨天,只有在整天都不间断的雨声里,大人们才能安心的在家,无所顾虑的歇伙;这时男人们走家串户,端着竹根做的烟筒,相互品味着黄烟(烟丝)、大壶茶,坐在一起说运势,谈收成;女人聚在一起,纳鞋底、叨张家长李家短的鸡毛蒜皮之事,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哄堂大笑;小伙们也趁着来之不易的歇伙时间,在媒人的撮合下见见面,谈谈恋爱;那时的条件虽然坚苦,生活单调,但在下雨歇伙时,尽情的释放自己满身疲惫的心情,条件虽苦,却快乐享受着歇伙带来的无限乐趣!偶尔条件好点的人家,会悄悄地在家织着毛线 。但歇伙也有季节性的,不是每逢下雨就能歇伙。如农家双抢季节插秧、和茶农摘茶时,就是下雨也是想不到伙歇的。也就出现穿着雨衣插秧、采茶的繁忙画面……
那时农村几乎没有电视机,歇伙时最好的娱乐方式也就是打打扑克、下下象棋,听听广播,或全家聚在一起谈谈家事;曾记得我家的电视,还是责任到户几年后的87年才买的,那时还是村里较早的一部电视机呢!因为看的人多,把电视机移到操场上,场面如放露天电影同出一辙。晚上大家欢聚一起,感受电视节目带来的欢乐,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如今,网络发达,电视、手机比比皆是,歇伙已不人们生活中的某种奢望,也许是生活条件的提高,娱乐方式有所改变,一股时兴的潮流袭卷而来,到处弥漫着麻将味道,平时如此,下雨天更是一片繁忙!如一场持久的硝烟,愈演愈烈,渐渐失去了过去那种,对歇伙的期盼和享受那份纯真的意境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娱乐范围也渐渐扩大,现在的农家人如若想歇伙,已不是什么难事了,随时可以决定自己日期。可下雨歇伙,似乎已在我们这代人的身上,烙下抹不去的印记;总觉得大晴天呆在家里,如坐针毡,老感觉别人在说你很懒,心中始终不自在。特别是忙季时干活实在太累了,想歇伙,可又有工期的限制或东家的催促,无奈之举也就巴望老天下雨了;因为只有下雨,才能心安理得的歇伙,这也逐渐成为手艺人想歇伙的脱词,再忙,别人也不会说上什么了……
看天的架势又是一场绵长的春雨,那屋檐上有节奏的滴水声、雨棚嘭嘭的敲击声、落地的欢乐雀跃声;似乎在为歇伙的人轻弹曼舞;听了几十年的江南雨,慢慢在雨中变老,千丝万点,无数的回忆如奔马而来,却无力追挽。
农村的装修似乎也接近尾声,而上半年更是淡季,想要歇伙,晴天都行,更不需要什么下雨的脱词了。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对于农村人来说,过去对歇伙是一种奢望,而如今常期在家歇伙,反而成为了精神上的压力,我不是上班族,因为只有劳动才有收获,歇伙也就意味家庭收入的空白。虽然对下雨有所好感,但歇伙,让肩负责任和压力就越大,从而对歇伙逐渐形成了一种忧郁。因为从小就养成的恋家情结,对游离家乡似乎有所抵触;十几年前出门打拼的经历,已在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淡忘;可这种抵触的心,反而在这漫长的歇伙里,再次点燃了背起行囊的火光。如今只能,也只能借着这场雨,独自躺在屋里的床上,静心的翻看自己喜爱的书,随着飘柔的雨声走进了那书中的人物,走进了那生动描写的场景。或睡上一个“闷头觉”,抖落掉浑身的疲劳和忧郁,好好的“歇一歇伙”了。
一场雨,勾起了那份对歇伙的回忆;一场雨,写尽了生活中的百味人生;一场雨,也添尽了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