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字说话
沈丽新
(一)今天课间。
经过走廊,见我教的3班那个特殊娃东东(化名)在2班走廊里忙碌。他把2班孩子们早上带来的长柄伞从水桶里抽出来,然后逐一挂在柜子上。2班的孩子们多少知道东东有些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他们有些小抗议,但又没有勇气上前阻止他,只好焦虑地互相张望。
我经过的时候,说:“东东,你在帮这些伞排队。”
他高兴地回答:“对!”
我提醒他:“可是,你还没有取得这些伞的主人的同意。我觉得你应该问问这些小朋友同意不同意。”
他放下手里的伞就走开了。
——“你在帮这些伞排队”这句话,能让他觉得我知道他在干什么。这个8岁的男童,只是在给雨伞排队,这是他发明的一个游戏。我没有斥之为“捣乱”“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我不批评他的这个游戏,我只是建议他要征求他人的同意。他主动放弃,意味着这个建议他多少听进去了一些。
(二)前几天。
英语课上,东东把数学书、数学试卷扔了一地。我一边上课,一边给他捡起来,轻轻放在他桌子上。
他奇怪地看我一眼,再次把数学书、数学试卷往地上扔。
我也再次弯下腰去捡。
他急了,大声质问我:“你干嘛?”
这一声质问倒是提醒了我,我要去从他的立场去理解这个问题。我想,上面那节课应该是数学课。于是,我握着他的数学书和试卷,递给他:“你觉得上英语课了,桌子上放不下数学书和数学考卷。”说完,停顿了一下。
他说:“嗯。”
我缓慢地说:“你可以把数学书和数学考卷放进自己课桌里。”一边安静地看着他,一边做了个往桌肚里塞东西的手势。他警惕地盯着我看,慢慢地、慢慢地把数学书和数学试卷放进桌肚里。
——“你觉得上英语课了,桌子上放不下数学书和数学考卷。”这句话,能够准确地描述出他自己说不清楚的、往地上扔数学书的动机。有些孩子,会因为自己无力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身边的成年人又不能准确地描述出他的意图而过于焦虑、抑郁或者狂躁。
(三)前几个星期
东东开学后很长时间都只是上午来学校,每周3节英语课只有1节在上午。就是每周的一节课,也让我应对地十分辛苦。他不读书、不写字,经常离开座位,有时候还要抢小朋友东西。或者整节课折腾出奇奇怪怪的声音。
但我还是忍不住对他说:“我希望你星期四和星期五下午也来上英语课。”
他直接问我:“我来了你会怎么样?”
我很诚实、一点也不夸张地告诉他:“你来了二3班才完整了。”
他没说话。但是后来每周四和周五下午,他都愿意从家里再来学校上英语课。很多次他提前到了学校,都会到办公室找我,提醒我要上英语课了。
——“你来了二3班才完整了。”这句话,能够让孩子找到自身存在感。“我是这个班级的一员。”“老师希望看到我在。”“我是被人看见的。”这样的存在感,也许可以帮助他获取更多的自身认同,能够更好地社会化,能够早日和其他孩子一样上学。
(四)最近几节课
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了。每节课都会有作业了:抄写、默写,或者练习卷。对于普通孩子而言,完全不成为负担。因为抄写与默写的单词都只有几个,而练习卷基本上一半是听力,答题也基本只是圈圈、选择或者连线。
但是对于东东来说,是巨大的考验。
我很少对孩子使用奖品,因为不愿意“物化”孩子对获取知识本身的成就感。但是到了复习阶段,我每节课上课之前,都会认真对东东说:“你上课跟小朋友一样完成作业,我就给你写小奖状。”有时候他写了个头不肯写,我总是提醒他:“我觉得你能得到我今天写的小奖状。”
他问:“是不是我得把作业都写完?”
我回答:“是的。你能写完作业的。”
——“你能写完作业的。”这句话,一定比“你得快点写完作业”更有效。这句话里有信任、有期许、有明确的小目标,但没有一丝批评与指责。也许,这样能够更有力地敦促孩子完成作业。
(五)上周五。
课堂上,小朋友们先在2号本上完成默写,然后做一张阶段性练习。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节课,东东居然前所未有的跟其他孩子全部同步。
不过,卷子做到一半的时候,他拎着考卷就走到了讲台上。
我看着他,对他说:“你想到我身边来做考卷。”
他说:“是的。因为我不会的题目你会教我的。”
——“你想到我身边来做考卷”这句话,描述了他当时的心情与行为,也让他得到了确认:“我是可以走到老师身边去做考卷的。”所以,他才会有力量、很自然地说“你会教我的”。
那节课后,他拿着我写的小奖状冲到走廊里找妈妈。我在边上对妈妈补充:“东东和其他小朋友完全同步,40分钟一直在学习,完成了默写本和试卷。”东东的妈妈笑得真像要哭出来了,我都不忍直视着看。
越来越发现用“你”字说话的力量,也越来越喜欢用“你”字跟人交流。先陈述“你”做的事情,然后再描述或者猜想“你”做这件事的意图,最后才提出“我”的建议。也许,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我”才能帮到一个一个的“你”。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