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问:我是在帮消费者做他特别渴望的事情吗?】
1.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就是这个产品的消费者,看到了我自己刚刚写的文案,我真的渴望这件事吗?
2.正确的思考路劲应该是,别去企图描述产品,而是要去思考,在消费者的大脑中,他渴望什么,他想做什么。
【自检第二问:在我的产品之前,消费者的选择是什么,他存在不满吗?】
1.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就是这个产品的消费者,我对现状哪里存在不满,以至于想要购买产品以寻求改变?
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
因为只有当你让消费者感觉到“现下的状况,是不合理的”,对方才会有动机做出改变;反之,如果消费者的大脑中没有被激发起某种不满,一切都很满意,那么想一想吧,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做出改变吗?
【第三问:当消费者产生了不满,他/她愿意为这样的不满做出改变吗?】
1.比如电动牙刷最开始推出的时候,主打的诉求是“刷牙更轻松”,但是消费者并不觉得刷牙很费力,后来事实证明这个诉求点是无效的。后来电动牙刷改变了策略,说手动刷牙很多死角顾及不到,电动牙刷才能刷的更干净,然后情况就好多了。
总结起来一句话:要去寻找那个消费者更愿意做出改变的不满。
【第四问:当消费者打算为这样的不满做出改变时,你是他的首选方案吗?】
案例一:懒财网“如果只把十万存在银行,十年后你将失去一辆宝马”,虽然我有冲动去投资,但我并没感觉到懒财网是第一首选;
案例二:某定制寸衫品牌,“男人应该穿的更得体”,那么这个时候,男人们的下一个动作就是购买大牌的衣服,而不是买更合身但不知名的的衣服,这个寸衫品牌的文案同样忽略了首选因素。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呢?
【消费者购买你的产品时,是否面临巨大的风险?】
试着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加入你就是消费者(假设你是买方而不再是卖方),你现在对产品一无所知(这很可能就是你的消费者现在的实际状态),这个时候你读到了之前撰写的文案,在想购买之余,你是否感觉到了你不得不面临一些风险?
很多营销的失败,不是没有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而是没有解决消费者的顾虑。有时候消费者明明很喜欢一个产品,但是可能因为某种担忧最终没有购买。
比如一个外企工作的白领,发现办公室的同事全部都用的苹果手机,这个时候,就算他觉得oppo手机本身挺不错的,但是也不会购买,因为他担心“社交风险”:买一个oppo会不会太没面子了。
营销人不仅仅要让消费者有购买的冲动,还要打消消费者可能出现的顾虑。
1、功能/健康风险:产品不如说的那么好用怎么办?产品有害健康怎么办?
问题:消费者看到广告说的好,但是担心实际上产品不靠谱,功能达不到预期甚至可能会损害健康。
解决办法:请专业人士或者更具权威的人来背书。比如从前的电视购物,总是请来某个假扮的专家来为自己作证;金融平台宣称得到大的投资集团投资。
2、财务风险:这次自己买贵了怎么办?
问题:消费者坑你并不是为了省多少钱,而是担心自己买贵了,吃亏。
解决办法:就是让消费者觉得,现在购买并不会吃亏。比如营造一种抢购的感觉,让人觉得降价就在今天,这是最优惠的。
3、心理风险:买了之后心理有负担,有内疚感怎么办?
问题:使用某个产品不符合消费者的自我印象,让消费者产生“内疚感、亏欠感、丢失道德感”等心理负担。
解决办法:使用一些理由来让消费者打消这种心理负担,例如消费者在购买外卖的时候,觉得贵的不好,浪费了钱。这种情况下,就要让消费者觉得,我有权利吃更贵的外卖,我要补偿自己:努力干活,就是为了吃点好的。
4、时间风险:购买花费时间多怎么办?买了不合适又花时间怎么办?
问题:消费者购买花费时间长,或者购买失败后重新选择时间长。
解决方法:比如鞋类电商美捷步,当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它会向消费者寄出大小不同的三双鞋,并且免费把不合适鞋子寄回来,就打消了消费者的时间风险。
5、社交风险:买了之后形象不好怎么办?
问题:很多产品虽然功效很强,但是因为给它的消费者带来的负面印象,提高了他们的“社交风险”,从而销售受到限制。
解决办法:比如电饭煲一开始在日本推广的时候,遇到了跟纸尿布同样的问题。当时主打的是“让你更快地做饭”,但是销量却不怎么好。因为日本的家庭主妇用电饭煲做饭,会让丈夫和婆婆觉得,这个媳妇儿真懒。所以,电饭煲后来换了一个诉求:让你做出更美味的饭菜,打消了这种社交风险。
【第六问:当消费者真的选择你的产品,你是否做到了扬长避短?】
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和对方的长处抗衡。
比如,如果你的资金并不充裕,就不要和有大量的现金流对手比谁的价格杀的更低。
如果你的产品并不便宜但产品优质,就不要引导消费者去比照价格。
曾经白沙牌香烟本来定价10元左右,但他试图把自己塑造成轻奢型香烟品牌,于是开始生产30、40元左右价位的香烟,主打“抽好烟”的轻奢概念。但是消费者这个定位已经被芙蓉王占领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把自己本来的客户也给芙蓉王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