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我们先来看一段维基百科关于框架效应的解释:在心理学中,框架效应(英语:Framing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最早在1981年由阿摩司·特沃斯基与丹尼尔·卡内曼提出。他们发现,尽管得失的期望值相同,但人们会因为提问的方式呈现出获利面或损失面,而做出不同的决定。当以获利的方式提问时,人们倾向于避免风险;当以损失的方式提问时,人们倾向于冒风险(最出名的例子便是亚洲疾病问题)。
所以当人们想要达成某些目的的时候,合理利用框架可以助你一臂之力。想要利用框架,于自身而言,首先要做一个有框架感的人,先亮出你的框架。何谓框架感?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三观,一个人比较独特的魅力,而且要能够比较自信地去展现出来。你要让人感觉到你有所求,而且别人愿意进入你的框架,愿意达成你的目的。
但是这里有人一定会有疑问,我怎么能确保别人一定会进入自己的框架呢?的确,不是每一个亮出框架的人,都能让别人进入自己的框架的,为了让别人能够进入你的框架,达成你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时候就需要对框架进行合理的设置。
想要合理设置框架,我们就要先来关注一下影响框架效应的几大因素(出自百度文库:《框架效应研究》):材料因素、认知需求、数学能力、年龄性别与性格。(详细信息可移步查阅原文,这里暂不赘述)。从影响因素出发,配合相关的对象做好合理分析,对症下药。其次,私以为还有一个方法,这也是受《隐性动机》书中所提及的合理设置框架引导人们行善的方法之互惠互利法得出的启示,即利用人性的弱点(这么说可能显得有些心机,但是这却是众多产品营销商屡试不爽的方法)。最后,就是建议多使用积极框架,少用消极框架。毕竟愉快的,正能量的没什么人会拒绝,而悲伤的令人沮丧的事情却是听一次再也不想听第二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