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循规蹈矩未必不是幸福,但血气方刚的我,想踏上更为狂野不羁的旅途。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会选择六便士,还是月亮?
我想,很多人可能会选择一个折中的方式:紧握手中的六便士,偶尔抬头遥望月光。在保持现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然而,很少有人能够义无反顾地抛掉自己现有的一切,拼尽全力实现理想,尤其是当你在现实生活中过得还不错的时候。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却这样做了,当所有人都在盯着脚下的六便士的时候,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月亮高高在上,象征着理想;六便士是当时英国金额最少的钱,象征着生活。
这本畅销百年的《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以时间为主线,依次跨越了伦敦、巴黎以及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等地,讲述了思特里克兰德抛妻弃子、追寻理想的故事。
1、情感与理智的挣扎,社会与自我的价值
- 伦敦:抛妻弃子
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40岁的证券经纪人,每天为了家庭奔波,进行着重复性工作。
大众眼里的思特里克兰德有着一份不错的薪水,生活幸福,家庭美满,但他同时又是毫不起眼的存在:
他可能是一个令人起敬的社会成员,一个诚实的经纪人,一个恪尽职责的丈夫和父亲,但是在他身上你没有任何必要浪费时间。
这个被生活磨平棱角的中年人,在40岁时“勇敢”了一回。他扔下了老婆孩子,同一个女人私奔去了巴黎,只留下一封告别信。
- 巴黎:不为情人为梦想
很多人都以为,思特里克兰德与情人浪漫私奔于巴黎,直到叙述者“我”在巴黎找到他,才揭开了事实真相。
思特里克兰德之所以离开伦敦,并不是因为女人,而是他想画画。这是他从小到大的梦想,只是过早地被父亲扼杀在摇篮里,现在重新拾回。
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或许,在离开伦敦之前,思特里克兰德也挣扎了很久,情感与理智的小人一直在头脑中打架。“理智”让他安于现状,“情感”让他迎难而上,只不过,最终“情感”占了上风。他不愿意在社会磋磨时间,只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类似的情节在《美国丽人》《飞驰人生》等电影中也出现过,陷入中年危机的主人公想为自己“重活一次”,但他们往往在经历过绚烂之后,重回平淡,与生活和解。
与之相反,思特里克兰德并没有与生活和解的意思,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为了得到某个人或社会的认可,只是因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为了自己想做而去做。
2、艺术与生活的写照,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 重回巴黎:朋友家庭被毁
施特略夫是一位善良且懦弱的画家,他非常欣赏思特里克兰德的艺术天赋,两人顺理成章地成为朋友。
在思特里克兰德生病的时候,施特略夫太太悉心照顾他,才使他能够快速痊愈。然而,在与思特里克兰德相处的过程中,施特略夫太太发现自己爱上了他,声称要和思特里克兰德私奔。
施特略夫非常痛苦,他深爱着妻子,自知自己留不住她,但也不忍心看她受苦,于是主动退出,把家让给了妻子和思特里克兰德。
对于身边人的痛苦与纠结,思特里克兰德似乎没有任何感知。直到思特里克兰德与施特略夫太太吵架,思特里克兰德选择离开,而施特略夫太太则选择了自杀。
- 塔希提岛:触碰月亮
思特里克兰德人生中的最后一站在塔希提岛。在这座荒岛上,思特里克兰德娶了当地姑娘爱塔,生了两个孩子,过上了远离世俗、单纯简朴的生活。
后来孩子们死了,思特里克兰德也得了麻风病。他在最后失明的日子里,在房子四壁画了一幅巨大的壁画,神秘而绝美。
思特里克兰德死后,他的绘画作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且每幅作品都价值连城。
这三年应该是思特里克兰德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他在近乎原始部落的荒岛上找到了情感的归属,完成了梦想,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和接受。
他在这里实现了终极的自由,达到了艺术的巅峰,然后把一切付之一炬,将一切归于最极致的纯粹。
他在这里创建了一个世界,随后又消逝在这个世界里。他终于在满地的六便士中,伸手触碰到了月亮。这或许就是他最本真的追求吧。
思特里克兰德与高更,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西西弗斯。他们在逃离俗世后的每一次作画,就是推着每夜会回到初始位置的巨石,那是被刻进人类血液里的心底最深处的殉道基因。
就像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结尾所说: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最有意思的是,毛姆作为一个旁观者,巧妙地将自己穿插在故事中,时而旁白,时而议论。毛姆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态度含糊又暧昧,既觉得他的行为十分可恶,又觉得他是个纯粹的伟人。
的确,按照通常意义的行为准则,思特里克兰德就是一个自私冷血的混蛋,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在于此。它不是要让我们去评判故事与人物的是非对错,而是让我们以更广阔的生命视角,看到故事背后的理想、爱情、自由、人性等。
这也正是毛姆的高明之处。他不会直白地告诉你人生的意义,而是犀利地剖析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让你一步步探索,发现,直至领悟。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如果你想了解梦想、爱情、人性,不想成长为一个毫无思想、毫无灵魂的“社会人”,那么这本书,一定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