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
老爷子今天又到店里来了,这已经是一个月内的第二次。
老爷子是个爱侍弄花草之人,第一次来店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喝了不少酒,用我们重庆人的话说叫做已经喝的“二麻二麻的”。刚进店就大声问我:“可以抽烟不?” 在得到我的同意后熟练地从兜里摸出一包龙凤呈祥,一抖、二叼、三点烟一气呵成。然后环顾一周,对着我店里几颗大的植物说:“这个,这个,这个都要。”我听闻自然是很高兴的,不过转眼就有些担心。万一是老爷子喝多了说胡话,酒醒了找我麻烦或者送过去家里人不要可怎么办。于是乎先稳住老爷子,被戏弄了几句“龟儿不耿直”后,终究是问到他家住哪里,赶紧骑上电驴去核实一下情况。
地方不远,就在店背后小区,按门牌号敲开房,是一位中年大叔开的门。我简单说明情况后,大叔很直接了当的说:“哎,他又喝了酒,他有钱,你让他买,只要他高兴,没事儿。”得到家里人的话,我屁颠屁颠的跑回店里给老爷子打包植物,装车送货,一气呵成。谈话间知道了老爷子和儿子、儿媳妇、两个孙女儿一起住,平日里就爱喝点小酒,弄点花草养,这是第一次和老爷子的短暂相遇。
第二次就在今天,中午时分。
坐在门口修剪花草的时候,老爷子悄然而至,突然出声“小娃娃,还记得我不哇”,我对老爷子印象深刻,随口答“当然记得到哦,上回儿买了植物的都嘛。”老人家突然很高兴地笑起来,说道“哈哈,今天又买!”说罢仿佛变得热络起来,接过我递过的水喝了一口,坐在椅子上,然后把烟、打火机、手机等都从兜里掏出来甩在桌子上,颇有几分指点江山的味道。我闲扯家常,随口问道“老爷子吃过了没?”老人家摆摆手道“我不忙,有的是时间”。依旧是围着店里的植物绕了两圈,挑了几颗老爷子喜欢的植物,然后对店里的仿真花来了兴趣,我打趣道“老人家今天还要买点花吗?”“咦,我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喜欢。”“那您儿媳妇儿一定对您很好”我随口回到。“就是不好!”老爷子忽然情绪有些激动,重复说“就是不好!”我心里仿佛明白了什么,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嘛。接下来老爷子问了一句让我摸不着头脑的话,他淡淡地问“你这里有没得刺(荆棘)哦?”“刺?没有”我很惊讶。养花草的人一般都喜欢在家里种植寓意比较好的植物,这种特殊的要求我是第一次见到。“你们年轻人就种花,我老了就要种刺!不惹人,别人惹我就要扎他!哈哈哈。”这略带玩笑的话在我耳边听起来却我有一丝酸楚的味道,人到老年,还要像刺猬一样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这应该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苦闷吧。气氛陡然有些尴尬,店里的姑娘换了个话题说到“老爷子肯定已经带孙儿了吧。” “孙女儿哦,两个!”老人家回到,“不亲,不挨我”说完又抽出一支烟缓缓点上,狠狠地吸了一口,烟雾吞吐出来更显出沧桑的面容。接下来的时光更多是老爷子一个人在述说,从四十六年的烟酒生涯,到老伴儿离开后的无聊生活。絮絮叨叨,满满家常。
旧有的时光在年老时候越发清晰,眼前的花开花谢仿佛更有生命的含义。
已经过了午饭时候,我给老爷子喜爱的植物装上小推车,就喊着一起和老爷子回家,老人家还有些意犹未尽,看了看门口的植物,说到“要的,下回再来!”出了门我拉着车在后面走的很慢,老爷子斜背着挎包在前面步履蹒跚。十来分钟后到达老爷子家门口,房门打开就扑出来一条圆滚滚的大黑狗,在老人面前欢快地摇头晃脑。我进屋给老人家把植物安置好,发现只有老人自己在家,端午佳节,冷冷清清。不由来想到老人家养狗,养花草的原因,或许是需要更多精神上的陪伴吧。
端午佳节,应该是一家人一起包粽子,挂菖蒲艾草的和美日子。多少老年人却在热闹的家里或者孤独的生活,很多儿女只关心物质上的给予,却忽视了感情上的关心。我们往往会很用心地对待自己的朋友、爱人,面对父母却淡淡来一句“只要他喜欢,都要的!”老爷子在别人眼中或许是个抽烟喝酒说浑话的怪老头儿,儿女却从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结果。我们忙忙碌碌一生,朋友来来往往,能够携手走下去的,终究是自己的家人。
他养育我长大,我照顾他终老。这句话中的“照顾”不仅仅是提供一日三餐,还应该有更多的柔情,更多的思考和陪伴。希望所有家庭,能够烟火四溢,香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