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开发领域,有一个经常提到的词叫“敏捷开发”,其实在运营领域,也可以运用这种“敏捷”的思路来指导日常工作,通过对变量的快速试错、调优,用最短路径实现业务价值最大化。
这种“敏捷运营”的思路,我个人总结为四个步骤:
1,明确业务目标
通常来说这个目标一定是解决某个实际的业务问题,以内容社区为例:
如果业务问题是一个用户进来之后发现无内容可看,那么对应的业务目标就应该是UGC/PGC内容产出量;
如果业务问题是用户发帖后无人互动,那对应的业务目标就应该是DAU/互动频率;
这世上没有一个完美的人,也同样没有一个完美的产品,产品中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业务问题,找出来并明确业务目标,才能高效的试错调优。
2,寻找影响目标的关键因素
其实所谓的关键因素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变量组成的,
如影响DAU的关键因素就是:
【今日新增】+【主动启动】+【被动启动】
这其中今日新增受渠道影响,主动启动受产品价值的总留存影响,就以被动启动为例,被动启动一般多是通过外部触发,短信、push、邮件等,提升被动启动数量就可以间接提升DAU。
通过对收益、成本两个维度的对比,选择短信这个关键因素进行调优。
3,通过数据快速试错优化
明确关键因素后,就要进入最关键的优化阶段了。
寻找问题——建立假设——MVP功能——AB测试——A1、A2测试——复盘分析
首先,通过对相关历史数据的分析,找出数据中隐藏的问题,
拿出问题,去尝试寻找解决方案,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大胆的建立假设,然后逐一去推敲所有列举出来的假设;
将推敲后能说服自己和团队的假设进行最小化的实现,
上线后进行AB测试,同时对测试结果继续进行A1,A2的测试,寻找最佳平衡点;
最后,对整体流程进行复盘,并对测试结果与假设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验证。
4,稳定高效运行
相关变量优化到最佳之后,就进入稳定高效运行的阶段,
这个阶段要将相关变量维持在当前数据,同时应该将精力投入到下一个项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