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我的朋友A和B,都是做了很多年的电商,对电商运营是已经是经验丰富。他们也会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会经常学习得到专栏。也是因为得到,朋友A比较早就知道了比特币,并投资了。因为投资的早期,获得了很高的投资收益。
他也了解区块链技术是一种趋势,知道比特币还会继续涨。原本以为,他会考虑转行到区块链上。但是他并没有,而是选择了不动。他只关注于投资,想获得高额回报。最近因为熊市,他担心过于关注币市,耽误了本职工作。最后决定,把行情软件删除,推出一些群。
朋友A就是选择了,不管外界潮起潮落,我暂时不动,依然在我的分工里精进,做自己擅长的领域。
而朋友B,他因为知道比特币稍微晚些,和我差不多的时间投资区块链。他对于区块链投资,相对会稳重。选择了风险较小的挖矿投资。本身他自己也是看好区块链技术,并有矿机方面的资源。去年因为币价上涨,也获得了较高的投资收益。然后就开始全身投入区块链的挖矿行列,也算是拥抱区块链的风口。
他们的选择是全然相反的,但相同的目标都是为了赚钱。
朋友A可能更坚信自己,在熟悉的领域更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成长。而且本来也有他自己的人脉资源,暂时并不想去拥抱并未确定的领域。
朋友B则看到了新领域里,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就全身投入了。
相信一定还会有朋友C,他们不去深入的学习了解,一般都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随大众的心态。他们会比较极端的做法,对大众都认为好的东西,一致否定。特别是最近币圈的一直走熊,更是觉得这区块链,不就是个骗局,是个更大的传销吗?
这里没有对与错。现在各行各业很多,也有属于不同的机会。只要是符合自己的,都是好的机会。因为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和认知,都是基于自己的需要而做出的选择。
但面对新事物时,尽量不要做全然的否定。
就想朋友A,他虽然选择了继续干老本行,但他保持着开放的心态。我可以不全身投入,但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参与进去,比如用部分资金和精力进行投资。
这就是保持了独立思考,保持两种观点,头脑保持着开放性思维。
一个观点:机会不是站在原地抓的。遇到新机会,就应该让自己全身心地站到其中去。
另一个观点:不管外界潮起潮落,风来风去,我不动,我只在我的分工里不断精进。
两个相反的道理。但在人生道路选择上,已经没有什么必然的对错了。
“同时葆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怎么做?保持头脑的开放性。
逻辑思维罗胖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如何保持头脑的开放性的话题。他例举了最近火热的区块链的案例。也举例了上几次的风口,电商、微信公众号新媒体。这些例子对于80、90后来说,是最熟悉不过了。这样就很接地气的例子。
因为得到的大部门读者也是这个年龄段的,都是经历过得风口,就能说到大家的心坎里去了,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而文章中,最想表达的观点就是,面对新事物或新的东西,我们可以保持两种相反的观点。两种观点本身并没有对错。
也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多元思维模型。
瑞·达里欧的那本《原则》——
“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的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 怎么做?保持头脑的开放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