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老早老早的时候就有一句民间语:
胖记(丢失)鸡找肥景仔。
传说有个名字叫肥景的懒汉仔,其不务正业,整天在城内东游西荡,时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乡邻避之不及。有一天,邻居大婶子家饲养在鸡笼里的一只大母鸡忽然不见了,厝边头尾房前屋后四处寻找,终究不得见,正火急火燎着,此时厝边一位嫂子对她提示说:胖记(丢失)鸡找肥景仔!这不刚刚才看见肥景仔往巷道那拐过的吗?应该是他干的好事!
大婶子一听,想想不正是这个理?急匆匆地把院门一带便要往外赶,却猛然间发现所寻找那失踪的母鸡,正趴在“门扇后”的柴草堆丛里下蛋呢。不禁为自己刚刚的囧态和想法捂嘴失笑。
某人曾经在某件事情上犯过或做过错,以后人们便想当然、习惯的把类似的错事,直接就联想嫁接到他身上,既便是真相之前的误判,仍然会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往往导致以偏概全,落入所谓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尴尬境地,这与“窥豹一斑”的意思也截然不同。
古城的“胖记鸡找肥景仔”这句俗语,引申意为,用固有或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直观的去判断事物的对错,是很容易出现偏差和不客观的。
前些年,古城街区经常发生自行车失窃案件。坊间一直在传说,“脚踏车”的丢失与一个叫“小金刚”的涉事者有关。甚至流传说,部分车主虽然抓了窃贼现形,但对以偷车换钱且屡教不改的窃贼,因种种原因,又无可奈何。
最终据说执法部门将涉事者遣送到外地实行强制教管。之后的日子里,人们更加小心地看护好自己的爱车,茶余饭后偶尔谈论起某某人的脚踏车丢失了,大家第一反应都会这么调侃:该不会又是小金刚那家伙,顺手牵车卖掉了吧?
隔一年的秋天,人们发现街区巷道又刮起新一轮的“丢车风”。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这些百姓日常代步工具,在公共区域停放,却丢失得蹊跷莫名。乡邻谈论时也都这样说,该不是“小金刚”又出来“重操旧业”了?反驳的人说,“没影没迹的代志”(捕风捉影的事情)!小金刚已经去世很长时间了,难不成还能返魂闹鬼来偷车?你们真的是“胖记鸡找肥景仔”,真假不分辨便一古脑儿的赖在他身上了?
果真不久之后,相关执法部门展开“黄赌毒”专项打击行动,通过整治,街区车辆失窃治安案件得到有效的抑制。案情一公布,真相大白,盗车案件多为外地流窜作案的团伙所为。
这同样也印证了一句:“胖记鸡”,可不一定“找肥景仔”啊!
20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