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谈拖延症。
其实人的惰性是天生的,没有人生来就喜欢工作。相比辛苦枯燥的劳动,人类更偏爱简单有趣的娱乐。如果把人的大脑看做一个理性的掌舵人的话,如果没有外界的诱惑,那么这位掌舵人会不断地做出理性的决断;然而正是由于存在各种诱惑,当人类在做出理性决策的时候,魔鬼猴子会出现,然后驱使人们去做一些与主题毫不相干但更加有趣的事情。
毫不夸张的说,所有人都是拖延症患者,只不过程度不一样罢了;而那些让人感觉不到拖延的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善于处理与截止时间的关系而已。
注意,这里提到了“截止时间”。有时我们在谈拖延症的时候会忽略这个条件,但这个条件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事件的走向。
根据有无“截止时间”,可以把拖延症分为两种。
截止时间犹如“慌乱怪兽”(panic monster),它是拖延症患者抵抗拖延的最强大的武器。它会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赶走魔鬼猴子,从而让理性掌舵人回到正规,并促使拖延症患者在截止时间内完成任务——尽管完成质量可能很糟糕(正如这篇文章,就是慌乱怪兽驾到后的产物~)。
但没有“截止时间”的拖延更加糟糕,长此以往,会导致拖延症患者焦虑和沮丧,他们认为自己一事无成。由于没有“截止日期”,焦虑的拖延症患者会无限期地延长自己的计划。久而久之,他们感觉自己只是生活的旁观者。让他们沮丧的并不是缺乏梦想,而是他们甚至还没有开始追寻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会有一些“看起来”像在无限拖延的计划,而实际是执行者的酝酿时期,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于这种情况,也许我们只能靠平时的观察来鉴别了。
这几年有个非常热门的新事物——人生格子。它是指,如果把人的平均年龄定为75岁,一个月定为一格,那么人的一生也只有仅仅900个格子的时间。去掉从出生到会认知的时间,再去掉平时吃喝拉撒睡觉的时间,人的一生还有几格能用呢?
写下计划吧,别忘了加上“截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