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我们的学校变成这样:孩子上学不再只是为了乖乖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讲课,然后考一个好成绩;老师不再只是为了完成教学指标而挖空心思,孩子在老师眼里没有因为分数的遮蔽有了等级,而是,每一个都是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鲜活的生命。
学校,是一个开放型的学校,校与校之间不再是攀比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每个校长可能都会有自己教育理念,那就是每个学校的特色,但共同的地方是,希望走出校园的孩子能保全自己生命原有的特色、自主、富有创造性、内心充满着对生活和世界的热爱。
为此,孩子在学校是这样学习的,每一个教室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这风格就是老师的个性展现。教室里不再规定孩子哪个时间段群体上什么课,而是,所有的课程和老师都展现在孩子面前,孩子们到了教室之后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先学什么,然后自由组成一个小团队。
这个小团队里,学生既是学生也是老师,老师即是老师也是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让先会的学生给还不懂的学生讲解。此时的老师既是一个引导者也是一个观察者。
除了室内的课程,还有体育、绘画、音乐、科学、手工……
学生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团队,自由组合,但总能共同攻克小目标,先行者带着脚步慢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只是死的知识,而是团队的合作、对他人的帮助、对自己能力的确定,还有对每一个生命的认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也许在这方面自己是老师,在另一方面就变成了他人来引导自己。对彼此的尊重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在学校,每一个班级的老师也是一个个的团队,分享着彼此对孩子的观察,可以联合家庭和孩子,为孩子制定一份更适合孩子成长的计划。同时与其它学校的同一领域的老师也是一个团队,分享着自己对本专业的独特见解,有导师帮助每个老师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资源的共享,能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互联网时代,让孩子不再只是坐在教室里学习,而是走近更真实的生活,知识不是仅存于课本,而是与自己所存在的空间息息相关。孩子的学习力、创造力、对生命的热爱,也许就是保护自己星球、探索未来最强的力量。
2
2019.11.20-2019.11.22,我到珠海市国际会展中心,参展了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然后对教育有了以上的期待。
做为一个教育爱好者,一个母亲,看到那么丰盛的教育成果,让我感到无比兴奋。但回到家后,又感到如此失落。是的,我们的教育确实在不断变革和创新,很多一线的教育者都在为此努力奋斗着,也有了收获。可是做为一个普通家庭的我,想让自己的孩子也能享受那些先进的教育,恐怕等不到科技创新教育普及,我的孩子已经长大了!
这就是摆在一个普通家庭面前的现实,我无法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享受先进的教育资源。我只能拿“最好的教育在家庭”来安慰自己。然后幻想着、期待着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
有人说,期待公平只是无能者的思维模式。也许吧,可我不愿用无能来定义自己,但我必须得承认,是的,我一直在低层。
学生时代,拼尽全力,也只是中下等学生。我记得中考时,自己充满着恐惧,害怕自己考不上高中,最后只能像村里很多同龄人那样进入工厂。我不要那样的生活,可是无论我怎么学,在所谓的尖子班里,我永远只是垫底的那一个。
拼尽全力,依然抬不起压在身上的那座山。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错,我也不知道如何解救自己,负重爬行,心里是永远挥之不去的屈辱,在那可怜的分数面前。
我无数次幻想着,也许遇到一个懂我的老师,事情可能就会变得不一样;无数次幻想着,自己也能在学业上抬起头的样子;无数次幻想着自己的求知欲被点燃的样子……学生时代我在幻想中度过了,也只有幻想能保护自己。
成年、成家,我依然在金字塔的低层,所不同的是,我在一点点找回属于自己生命的力量。我渴望为自己的孩子,为处在低层的孩子创造一点希望——享受真正的教育。打破分数梦寐!
从不曾停止过脚步,从少年被丁有宽的教育故事打动开始,我幻想、我一点点去摸索,毫无章法。我仰望着做出成就的教育家,而我似乎依然是教育界里的门外汉。
养育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在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生活上,我感到很知足,但是,在教育上,我无法让自己止步。
既然改革的浪潮,无法快速地抵达最底层,做为一个家庭,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如果我也不想让孩子——这可爱的新生的生命,卷入当年自己学业生涯的痛苦漩涡中。
经济上,我很清楚地知道,就算把自己的命买了(如果有人要的话),也供不起孩子上一年几十万的国际学校。
那么我能做的是什么呢?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学习如何经营亲密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情绪稳定的空间,学习观察自己的情绪、孩子的情绪、家人的情绪,学习面对情绪;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为此,我必须去了解自己的恐惧,倘若我个人充满着恐惧,然后说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那是不可能的,自由的人才能创造出自由的空间。
爱、自由、规则、尊重、理解……我把这些称为一个生命学习的软件。在我去做着这些功课时,我才开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探索的神奇。
那么关于技能方面,比如如何科学地学习每一个领域,这是我的薄弱点。但也许这方面的学习,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也是我在参展看到“爱因斯坦学院”传递的慕课信息时,感到充满希望。也许家庭教室,可以在教育改革未触及的普通家庭,让家长给到孩子更多学业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