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命的消逝,所有人的记忆开始消退,到最后只剩得亲人们逢年过节的一堆纸钱,但一个生命的到来,却寄托着一个家庭的期盼和喜悦,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对生命的希冀!
父母早逝,妻子精神异常,两儿一女,最小的处在嗷嗷待哺的阶段,这是我们村子里的一户人家,常听我的父母提及,但这次十一回家是我第一次遇到。
常听村里人叫这个男人hui,具体哪个字我是不知的,那就智慧的慧吧!毕竟大部分人的名字代表了上一辈人美好的希冀和愿望!
十一假期的一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及大姑一行人去山里打枣,这样的年月,打枣的队伍如此“庞大”,实属不易。远远的看见山那边有一群白白的物体在移动,时而能听到男人的吼叫。我问父母这是谁在干什么?父亲告诉我是慧在拦羊,便多一些言语和我讲述关于慧的一些事,使我对这个奋斗不止,坚强不息的男人有了最初的敬佩。
在前三四十年贫穷的陕北农村,门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慧的家庭祖辈农民,农民的身份好似被“世袭”一般,无论怎么挣扎都改变不了贫穷的面貌。父辈兄弟众多,家庭穷困潦倒,慧的父亲到了结婚的年龄,却无姑娘愿意嫁给他,最后父母只好勉强给他娶了一个门户不对的女子,开始了传宗接代的日子。慧是家里的老大,有兄弟两人,还是因为贫穷,到了慧结婚的年龄,姑娘们望而止步,父母只好拿出家里全部的积蓄及和亲戚朋友转借了一些钱,让认识的人花钱在西安农村帮着买回个精神有问题的媳妇。
陕北人的想法很是古怪,越贫穷的年月和家庭,人们生的孩子越多。为什么会这样?我还真有些琢磨不透。在二胎政策还没实施的前几年,慧患有精神病的妻子陆续生了四个孩子,两儿两女,最近生的孩子送了人家。精神病妻子的到来,改变不了家庭的经济状况,但却让这个家庭人丁兴旺了起来,也算雪中送炭了吧!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实属不假。慧三十来岁,独自撑起了一个贫穷到看不到希望的家。父母早逝,对原本困难的家庭来说真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但是慧依旧挺过来了,转借了一些钱厚葬了父母。虽然妻子患病,收入微博,但他依然把三个孩子送到县城读书。这是一个善良而有责任感的儿子,这也是一个顽强而伟大无私的父亲!
封闭而厚重的黄土高原,形成了陕北人没有穷尽的忍耐和毫无怨言的顽强拼搏。慧用自己瘦弱的身躯和肩膀扛起了一个“大家”,慧的儿子8岁,在学习之余用自己稚嫩的双手,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及患病的母亲的“小家”,在闲暇之余,帮父亲拦着一群超过自己年龄承受力的羊群,那稚嫩的吆喝声中带着满满的早当家的意味。
暮色十分,我们一大家子的人捡拾完枣回家,深感一天的疲惫,彼此抱怨着这辛苦的田间生活。但是在慧家,诺大的一片红枣地里,捡拾的枣子还不及十分之一,夫妻两孤独的身影与黄土高原的厚重沉着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路上偶遇了慧拦羊的大儿子,指挥着六岁的弟弟帮着赶羊,旁边的畔上站着一岁多的小妹妹,看着危险,随时有掉下去的可能。
夕阳西下,大山逐渐回归沉寂,这一幅场景不免让人鼻子发酸,眼角酸涩,贫穷呀,你什么时候可以饶过这群人?
慧的身形徜徉在中国大地上,只是小小的甚至占不到一个点,但是正是这小小的一个个顽强不屈的小点,构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倔强的民族,不屈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