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中国存在人为因素导致的市场分割,市场分割又会引起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2017年的中国城市存在两种相反的现象:往外赶和往里拉。
一面是京沪限制人口,北京大规模清理外地人口,平常一两天都能收到的快递要四五天才能送达,《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将上海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另一面是西安、武汉等地招才揽贤的落户政策,手续简单立刻落户不是梦,更有段子说西安民警直接在火车站将前来探亲的人带去派出所办理落户。
为什么往里拉人?人口集聚能创造价值,能产生需求,能拉高房价~二线城市才能跻身一线。
为什么要进行城市化?城市化过程是随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约为75%到80%。截至2017年末,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超58%,按目前的速度,城市化水平大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要达到75%的城市化率,中国也仍然需要17年。
受到户籍、土地和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受阻,并远远落后于由资本积累推动的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和服务业已经在GDP中占有90%的时候,城镇人口(包括作为城镇常住人口的外来农民工)才刚刚超过50%。国际上公认的一个事实是,如果按照中国今天已经实现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低了10个百分点左右。
明明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为什么大城市要进行人口管制往外推人?因为人口集聚带来的大城市病弊端比集聚带来的好处更多吗?人口的集聚会导致区域差距更大吗?
人口集聚会带来哪些问题?拥挤、污染和犯罪。在城市出现城市病的时候,是应该去治病呢,还是应该通过减少人口让城市病不要出现呢?
人口的集聚是否会导致区域差距更大?一开始会的,邓爷爷在改革开放初期便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作者说集聚会带来平衡,这种能带来平衡的集聚,前提条件是人口自由流动。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一般来说,走一公里才能找到一朵松茸。”卓玛说。松茸是一种城里人餐桌上的美味食用菌,甚至还远销日本。在香格里拉的一个小村,村民在雨季的每天凌晨3点出门上山找松茸,如果去晚了,松茸就被别人挖走了。
这是央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个故事。对于采松茸这样的经济活动,产量是上天决定的,而松茸的资源又是共享的,每家每户单独采集,结果必然是你争我夺,你4点起床,我就3点起床,最后大家都3点出门,非常辛苦,但给定总的松茸量和人口,人均收入不会因为大家都半夜上山而增加。如果卓玛的一部分邻居进城务工,卓玛家的收入会不会提高?
农业生产有一种瓶颈资源,那就是土地,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土地的产出增长也是有极限的。在土地资源及其产出都接近极限时,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最终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减少农业人口。
为什么美国的农场主比中国农民更富有?一是因为农民数量少,二是因为规模经营。中国农业为何迟迟未能实现规模经营?农村人太多,协调成本太高,统一的行动和管理就难出现,生产就难免是小规模而低效率的。
能不能通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方式来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不能否认,其中有一部分选择转移到中西部省份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与此同时,我们能看到的产业转移大部分是行政推动和扭曲市场的结果。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开发区遍地开花,几乎每个县都有一个甚至几个产业园。大量中西部省份的产业园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同时,因缺乏规模,难以具备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条件,而大量产业园投资又依赖政府负债来实施,结果造成投资大、产出低、负担重的局面。
作者在西部某地调研时,问当地政府官员:“有没有工业园圈了很多地,却很少有投资项目?”接受访谈的政府官员说:“这个我不能说,我说了,会犯错误的……”。另一位当地官员比较开明,回答得也比较巧妙:“如果我们省有20个工业园,没投资是偶然现象;如果我们省有100个工业园,那这就是普遍现象。”
世界上的富裕国家基本上都要经过工业化的过程。但是,对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而言就不一定是这样了,因为不同的地区可以有经济上的分工,有些地区可以专业地发展农业、旅游业和资源产业,同样可以致富。
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当然需要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要提高人均GDP,可以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给其增加投入,但是,如果欠发达地区受制于一些地理与自然的因素不适宜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而更适宜于发展农业、矿业和旅游业这样的产业的话,那么,要让其致富,关键的措施就是减少人口,给钱还是次要的。
中西部人口流失并不是问题,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高度城市化,也并不是把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做成跟上海一样大,没有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地区之间的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差距缩减到最小。
城市也有瓶颈,但不是天然给定的,而是取决于有多少人愿意承受高房价不迁移到其他地方。京沪也非完全赶人,君不见有新闻: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
本文重点: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依然比较低,解决区域差距的方法,不是限制人口流动,而是放开限制让人们用脚投票,并因地适宜地调整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