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十五以内都是年。其实在我家乡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甚至超过了春节。
农民们一年里难得有几天清闲,春要播种,夏要除草,秋要收获,就是在寒冷的冬天,勤快的庄稼人也总是坐不住。收回来的玉米晾好了需要脱粒,地里的枝叶晒干了需要处理,还有就是家里的一些琐碎事情,大半年来不及做的,都要放到冬天起完善。每年春节前一段就更忙碌了,要打扫房间,擦洗家具,还要宰猪杀鸡,蒸大盆的枣糕等等。把一切吃的穿的都准备好了,为的就是能开开心心轻轻松松的过个好年。所以春节一过,就是村里人最清闲的时光。每年闹元宵的社火节目,也是从正月初二,三就开始准备上了。
每到元宵节临近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驱车到大城市去欣赏你流光溢彩的烟火,亦或是璀璨耀眼的灯光。可是我最喜欢是回到自己村里,回到贾豁, 去看村里人怎么闹元宵。
在这里看闹元宵不用像城市的街上那样拥挤,也不用站在人群后排伸长脖子使劲儿地往演出场地张望。如果你愿意还可以从家里带一条板凳过来,舒舒服服的坐着来欣赏热闹的文艺表演。
在陌生的地方到元宵有什么意思。村子里才是年味更浓的地方。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一个个都熟的不能再过熟了。看着亲人或者朋友站在舞台中央表演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从来都不知道原来咱们身边一个个朴实的庄稼汉都能演的这样生动有趣,眉目传情。
观众们一边欣赏一边还能互相评论。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在这儿都不是问题。看,看那个跳的最欢的,是我们村的谁谁谁;那个扭的最好看的就是咱们村的哪一个?在这里可不单纯的是文艺演出,而是十里八乡一次交流的盛会。
也许有人觉得村里闹元宵没有绚烂的灯光,没有华丽的华丽的服饰,甚至没有高高在上的舞台。村民没有表演经验,没有专业的排练,没什么好看的。那你就错了!因为他们演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唱的就是自己的心声。就这样最朴实的表演,就这样浓浓的乡土气息,却最能打动人的心。村民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丰收的喜悦,展示着对新生活的向往。
如果你有时间,就带着孩子会村里闹元宵吧。那儿才是人情味、年味儿最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