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影响较大的权变理论有:
菲德勒的模型
弗雷德·菲德勒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理论。他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他认为决定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个:
1.职位权力。这是指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力和权威的大小。一个具有明确的并且高的职位权力的领导比缺乏这种权力的领导者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追随;
2.任务结构。即工作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任务的负责程度。任务清楚,工作的质量就比较容易控制,也更容易为组织成员规定明确的工作职责;
3.上下级关系。指领导者受到下级爱戴、尊敬和信任以及下级情愿追随领导者的程度。
根据以上三个因素,菲德勒将领导环境从最有利到最不利分为八种类型。菲德勒认为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应与环境类型相适应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一般来讲,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境下,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在中等状态情境下,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赫塞——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
这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认为,根据下属的成熟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才会使领导取得成功。
下属的成熟程度,是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成熟度高的个体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去完成他的工作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导。心理成熟度是指一个人做事的愿望和动机。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
赫塞与布兰查德将下属的成熟度由低到高分成了四类:
M1:这些人既缺乏工作的热情,又不具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技能,他们既不能胜任工作,又不能被信任。
M2:这些人有较高的工作热情,愿意从事必要的工作任务,但目前缺乏完成工作所需要具备的技能。
M3:这些人具备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但缺乏工作热情,不愿意承担领导所交予的任务。
M4:这些人既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愿意承担工作任务,又具有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四种领导类型以及其对应的下属类型如下:
S1:指导型领导(高任务低关系),领导者界定工作任务和角色,通过发号施令,明确告知下属完成任务的详细规则与程序,重视任务的完成情况,不过多的考虑下属的满意度。其对应的是M1型的下属。
S2:推销型领导(高任务高关系),领导者的指导行为与支持行为并重,既关注员工的满意度,又在指导和支持的过程中锻炼下属的能力。其对应的是M2型的下属。
S3:参与型领导(低任务高关系),领导者鼓励下属共同决策,为下属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沟通渠道,提高下属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热情。其对应的是M3型的下属。
S4:授权型领导(低任务低关系),领导者给下属充分的自由,提供极少的指导与支持行为,确信下属能够出色完成任务。其对应的是M4型的下属。
目标——路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领导的工作就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工作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个人的目标与集体的目标相一致。按照这个观点,领导者不但要给下属指明目标,而且要帮助下属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为下属清理各种障碍,使其目标实现更容易。
这一理论认为,领导者的行为被下属接受的程度取决于下属对这种行为的认同程度。领导者行为的激励作用表现在,一方面他对下属的需要和满足取决于有效的工作绩效;另一方面,他对下属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取得相应的绩效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豪斯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指导型领导者;支持型领导者;参与型的领导者;成就型的领导者。
考考你
学到这里,我要提问啦,你可要开动脑筋想想哟!
请你简要叙述领导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提示
提示: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领导特征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领导特征理论侧重于领导者个人品质方面的研究。领导行为理论侧重于领导行为对领导方式的影响。领导权变理论研究了外部环境因素对领导方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