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明星的助理经纪人,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诸如这种梦幻般的问题,原本只能依靠专业人士解答。
如今,似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解题手法。
去年,腾讯视频推出《我和我的经纪人》。
作为中国首档聚焦经纪公司的职场真人秀,也只能让大众管中窥豹。
而最近,又有一档节目《我+》,能让观众亲自扮演这个角色。
主打概念是首档创新真人角色扮演互动节目,同样是鹅厂出品。
主角就是海报中的两位“明昊”,黄明昊和侯明昊。
企图通过网友与艺人不间断的剧情互动,了解艺人真实工作生活,体验经纪人职场环境,从而进一步拉近大众与娱乐行业的距离。
除了全程姨母笑的粉丝外,也有不少网友对这档综艺节目的创新形式表示了肯定。
该选黄明昊,还是侯明昊
不同于以往的综艺节目,观众只能以局外人的视角旁观这一切。
《我+》的出场方式,显得比较另类。
当观众点开这档节目,就意味着自己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身份——毛毛。
毛毛在节目中的设定,是两位固定艺人黄明昊和侯明昊的青梅竹马。
而故事就从毛毛成为金华娱乐实习助理经纪人的第一天开始。
点开节目的观众,此时已经以第一人称毛毛的视角进入到这个故事当中。
每位“毛毛”不仅有观看权,还有选择权。
比如,在呼唤毛毛起床的闹钟响个不停的时候,你可以选择点击关闭闹钟,也可以选择置之不理。
在上班的路上遇到挡路的行人,你可以根据指示进行躲避,也可以直接选择无视。
不同的选择,将会发展出不同的故事线。
而顺利抵达经纪公司之后的篇章,将基本围绕黄明昊和侯明昊两个人,来让毛毛做出不同的选择。
比如是先联系黄明昊,还是侯明昊?
当对方吃醋不满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缓解气氛?
诸如此类。
事实上,在这档全新交互式综艺中,观众早已不再是观众,而是变成了玩家。
节目不止是把剧情走向的主动权交到玩家手里,还会设计很多第一视角的画面,来增强玩家的代入感。
例如,让艺人牵着玩家的手奔跑;
或是对玩家随时上演一波摸头杀。
玩家还可以为毛毛选择少女或萝莉的配音,以及随时选择暂停或快进。
甚至是,中途返回自己的主页,再选择进入到已经解锁的任意一幅剧情篇章里。
这个过程就像玩游戏时的存档一样。
玩家可以重新点击另一个选项,解锁更多支线剧情,并通过收集爱心,来为自己喜欢的“明昊”打call。
在这档堪称“明昊粉丝们的福音”的互动式节目里,没有人是观众,有的是不计其数的甜剧女主角。
当平日里高不可攀的“爱豆”,一转眼化身成你的发小,还争着抢着要做你的专属和本命。
试问嗑糖突然嗑到自己身上这种奇幻操作,怎能不让粉丝倾心?
主打星粉关系的《我+》,虽说是互动综艺节目,但其实它更像是一款融合了偶像+职场+养成元素的RPG(角色扮演游戏)。
诚然,对于粉丝们来说,足不出户就可以与“爱豆”来一场亲密云接触,为她们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奇妙体验。
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除去粉丝滤镜后的《我+》,或许更像是真人版的橙光游戏2.0。
而这种以宠粉为目的的单一浅显的星粉互动模式,恐怕远远满足不了大多数观众对于互动节目的需求。
同时其薄弱的剧情设定,使得节目本身似乎仍然难逃国产影视“形式大于内容”的桎梏。
也正因此,《我+》虽然新鲜,却仍未成功出圈,在豆瓣上也鲜有问津。
互动影视,大势所趋
提起互动影视,也是最近几年才在国内时兴的一种影视种类。
起初,互动类型的视频多以热门影游IP衍生剧的形式出现。
比如2017年,由赵丽颖、林更新主演的《忘忧镇》。
老实说,这就是专门为了宣传“剑侠情缘手游”而推出的一款互动短剧。
《忘忧镇》的互动形式比较简单,时长也较短。
主要是让网友以第一视角跟随两位主角一起协同发展故事线,真正可供网友选择的互动内容并不算多。
但最终游戏方仍然借此互动短剧,为手游成功导流了不少用户。
而在IP衍生互动微剧里做得比较好的,当属去年芒果TV上线的,由明星推理真人秀节目《明星大侦探》衍生而来的《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
凭借烧脑的剧情、悬疑的逻辑推理、电影质感的画面,以及让观众化身侦探,通过自主收集线索让参与感成倍增长。
《明星大侦探之头号嫌疑人》最终在豆瓣拿下了8.5分的好评。
不止是衍生系列,国内的独立互动剧,也在这一两年有了起步的势头。
但是真正出彩的作品仍然不多,互影科技制作的《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算是一部。
以其在互动影视上的大胆尝试,在豆瓣得到了8分的不错评价。
其余像是由爱奇艺出品的《他的微笑》《生活对我下手了2》,腾讯互娱出品的《拳拳四重奏》等互动剧集,皆反响一般。
这些互动剧不是剧本走向过于玛丽苏,就是停留在表面的互动方式——如点击、滑动屏幕或做一些无意义的选择等。
由于内容太过浅层,而导致了形式也无法吸引到人。
至于国外的互动剧,比如2018年底,在Netflix上线的互动式游戏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也曾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
《黑镜:潘达斯奈基》所具备的交互式观影模式,为观众提供了多种剧情走向的选项。
主角吃什么早餐、听哪种类型的音乐,甚至是对生死的取向……都可以由观众来做选择。
但新颖的播放形式,仍旧没能换来良好的口碑,最终《黑镜:潘达斯奈基》在豆瓣只拿到了6.8分。
有豆友对这部影片的互动形式如此评价:
“当一个观众尝试遍历所有选项和结局时,从始而终的故事连续性就被打散了,有点像遍历迷宫所有出口的琐碎尝试的集合,穿行一座迷宫的乐趣就因此打了折扣。”
如此看来,互动有风险,尝试需谨慎。
实际上,关于互动影视的发展,也一直存在着争议。
有人认为增添互动模式的影视作品,可以极大提高观众的注意力与参与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也有人认为,游戏化的影视剧会使内容产生割裂感,过多的选项让人无法沉浸于影视作品的情节之中,反而容易成为障碍。
其实,想要制作出一部合理又有趣的互动剧,并非一件易事。
从封闭式铺陈走向开放式探索的互动剧,在试图关照观众的情感诉求、提高观众的感官体验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强大的叙事情节,来支撑全剧的发展。
并且如何在更精密的技术支持下,以高质量的互动为前提,设计更有价值的交互点,也是制作互动剧时需要考虑的要素。
回归内容是核心
尽管制作互动剧存在一定的门槛,却依然有不少人愿意“身先士卒”。
也许在粉丝文化盛行的时代,通过交互式娱乐收割粉丝经济,正在逐渐成为国内内容产业一种强有力的营销趋势。
比如腾讯自制的互动节目《我+》,相信在它的受众当中,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黄明昊和侯明昊的粉丝。
《我+》针对粉丝群体,在加入了许多偏向粉丝情感的互动设计之外,还特意添加了一个“明昊家”的选项。
想要开启“明昊家”,需要用2000钻石购买“明昊家钥匙”,才能继续探索与“明昊”们的独家故事。
而钻石则需要通过充值的方式获得。
不止有钻石,《我+》还推出了心动券。
玩家同样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获取心动券,再用心动券兑换彩蛋剧情或明星图片卡。
除此之外,《我+》还开启了线上线下联动的玩法:
两个“明昊”打call榜top85的用户,将会获得一张《我+》明昊线下年会的门票。
显然,这些玩法旨在提升粉丝的黏性,并让她们获得差异化的满足感。
这种通过互动形式来间接获取经济效益的方式,比较类似于向粉丝售卖偶像周边的盈利模式。
通常粉丝只要认准了自己的“爱豆”为指路牌,即便是在剧情内容单一的前提下,也会心甘情愿为偶像氪金。
市面上的乙女向(专门针对女性开发)互动剧居多的原因也就在于此,它们往往情节简单,画风也多偏恋爱养成系。
但是它们非常懂得调动粉丝的情绪资本,利用粉丝的情感需求,来吸引对应的受众群体。
然而这种类型的互动剧,其实只能算作是“影视+”的娱乐产品,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影视作品。
对于这些PPT式的互动剧来说,他们想要吸纳的受众群体是用户,而不是观众。
于是,“互动”往往成为了吸引粉丝的噱头。
但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互动剧,因为并不具备“出圈”的实质内容,通常只能够沦为小范围的粉圈自嗨。
其实,无论是“作品”也好,“产品”也罢,最核心的部分始终是内容本身。
但愿日后涌现出更多,深度与趣味兼具的良心互动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