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ire-身边的样本调查记录1

《天赋的力量》这本书说:”你定意要做何事,必不可对人说”。因为他人必将对这件事的不确定和风险和你沟通。我在看书的时候写下一些notes:我要做的所有事,一定要和我身边的好朋友说,我一定要做到。同时,朋友们和我说的重要的计划,一定不要和她们讨论计划的风险、让她们产生退却和想象无边的恐惧。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和朋友们都说“明年我打算瞎活,明年我就要fire了!!!我要做地球online游戏里那个不听话的NPC,我要出去打野游荡了~”

从决定fire开始,我就从不同渠道了解fire的人都在干嘛?

样本A:fire<5年,做了公益项目(我也加入了他的项目里,做起了公益主播,也从主播这个角色认识了很好的朋友),最近考上了清华,重新读书去了。保持每半个月聊天的频率,他fire后在不同的数字游民社区住过,很开心,存款不减反增。

样本B:在豆瓣认识的uu,因为身边的同事突然暴毙,她毅然决然的裸辞体制内的工作,她说:“不知道期盼的未来和意外哪个先来到,所以她要先按照自己想象的意念活着”,每天能看到她在豆瓣发布每天的小美好,吃到了很甜的芒果、出门遇到了很好的一家人和她打招呼,和男朋友今天健身后感觉身体很棒。她的每一段文字,让我感受到在东南亚的幸福简单和美好。

样本C:fire后定居在南京,每天围着秦淮河跑步,下午或者晚上拿着自己的二胡在湖边练习(大家可以想象多么开心的场景),因为fire后居家锻炼和健康饮食吸引了很多姐妹,跟着她一起锻炼。我也在她的带动下,开始正视自己的饮食,阅读了她推荐的3本书,保持在家能每天吃鲜果和植物性饮食的习惯。

样本D:在B站关注的博主,有一期是她裸辞后在云南徒步,经过一个法国老奶奶开的民宿,她们在沟通的时候特别投缘,然后她就在那当了一年的义工。“我们都没有问对方你要呆多久/你打算义工做多久,来是一个美丽的意外,离开也不会是计划中的告别”这期视频给我了很大的勇气和信心,对重视效率和KPI的打工人来说,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路径是否清晰、你的状态是否正常是工作中的思维惯式。但是我们的人生,和经历是由随机的人、事件组成的。如果提前预设fire之后的人生规划,就像是和用足球的规则来踢毽子。她很坦诚的说:“如果在决定裸辞之前,未来的人告诉我你会在云南的某个不知名的农村里某个民宿打义工,干着服务员的活,一整年,她是抗拒的。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这是每天都要笑醒的生活。”

感谢社交媒体,我看到了可能在不同时空中的非样本式的我。

这周,我在办公室格子间,带着两个耳机,一边参加工作会议,一边半沉浸式参与了C推荐的圆桌会,主要是fire的人在分享自己的生活,Amy在分享的时候说,fire后自己慢慢有了一种自由,是你明明知道做某件事能挣到钱,但是你不想,你不想让自己做这种行为,所以你会通过给自己设置很多障碍,不让自己做,我当时在对话框打出:坚决不做自己不喜欢不认可的行动,只想挣自己想挣的钱!这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我在特斯拉裸辞之前,老板在前一个月给我涨了最高幅度的薪水,并告诉我下一个周期会给我配更多的股票,但是我心里很悲伤又很委屈的叫嚣“这些臭钱就能买我的自由吗”离开的理由在别人听起来很圣母:我不想成为资本压榨的利器去向我可爱的同事们下手。当时特斯拉的工作文化是“抛家弃子、点灯熬油”,你必须要做到,你必须要让你工作流的输入和输出方都做到。可是我做不到,我做不到和福州某个location的经理在半夜开会,我知道他的痛苦和难处、我也知道对他来说做到某个KPI意味着他必须要每天12点下班。我做不到一次次的和他说抱歉,因为我占用了他和他儿子打视频的时间。这一切我都做不到,我没法把活生生的人的每小时的会议安排、To do list当做我升职的绩效表现。我很抱歉,没有办法让我的同事变得更像工作机器。离开后一个月我才意识到,当你在某种文化中干(work)的很好,但是心理很难受的时候,那一定是你自我深深相信的价值观被挑战、被影响的时候。

我本以为参加圆桌会会让我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说做什么副业、去哪个城市fire最好玩最经济便利,结果是我变得平静,地球online那条大多数人走的路(升职加薪、结婚生子、买车买房)让我们穷尽一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那条少有人走的路对应的成本还会更多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