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见,仅一票的距离
文/袁茹意
心与心的距离远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它可能重合,可能海角天涯。
你说,你想见识海的汹涌澎湃,广阔无边。我说,你来吧。你说你怕外面的陌生世界,它让你心生恐惧。我说,不要怕,大胆走出来,所有令人心生向往的景致都在路上。你说,算了,我等等,等鼓足勇气再上路。世间曾有多少颗不羁的心,都败给了自己的怯懦。世间还有多少颗待出走的心还在徘徊,一念之间,咫尺即天涯!
有幸拥有心与心重合的经历,它让我深刻懂得想见无任何借口,它仅一票的距离。
浪漫小资的鼓浪屿吸引了太多青春澎湃的心,都想感受一下异地的海浪与沙滩。乘坐轮渡,在海风中贪婪地饱览两岸景致。不知不觉间船舶停靠在三丘田码头。游客陆陆续续下了船,慢慢走近心之所向。鼓浪屿全岛机动车禁行,所以在这里能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深吸一口气,吐出往日的幽怨与疲惫。蓝天绿树佳人,美得不可方物。
然而吸引我眼球的却是人力板车夫。远处货船一鸣笛,车夫们都拉着板车飞快地奔向码头。新鲜蔬菜满满登登的装了一车,车夫双手按稳车把,把帆布绳子往肩上一挂,埋头拉车。看他们青筋暴起,手臂、肩膀、腰腹、腿部、足下仿佛一个力量的链条带,有序的分摊车上的重量。大把大把的汗顺车夫额头、脊背流到裤腰间。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卖苦力拉黄包车的祥子。原来美丽的天空下还是处处有为生计奔波的人。
一个人漫步在岛屿上,可以说悠闲,也可以说孤单。把所见所闻通过朋友圈向外扩散着。同学巧缘得知我到了厦门,正在泉州赶往鼓浪屿的路上。我们是大学同学,她是南方妹子,上学的时候就觉得她和北方妞有不一样的审美和处事方式。只是上学的那个时候我们关系还很一般。毕业也有十五六年了,能在异地他乡见面,想想都觉得美。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我坐在午后的阳光下喝茶,时不时的翻动一下手机,叮嘱她路上慢些,因为还带着孩子。想象着老同学见面的场景,也在琢磨怎么和小朋友进行友好的第一次见面。住的地方有些难找,发了定位给她,静静等待。
下午六点半,有人喊我的名字,好亲切。她来了。没怎么变模样,一个大大的拥抱足以代替一切话语。当她女儿站我面前时,才感觉到时光似箭啊,人家女儿已经上三年级了。我和孩子握手,互报姓名,完成初次见面。
稍作休息,我们就出去逛荡。找到一家“挑食”,巧缘点了具有闽南特色的饭菜,色彩、营养都是一级棒。每上一道菜都会做最细致的介绍,体贴入微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就连她的女儿,都是伶俐异常。我见过很多的小孩子,能够真切的与大人顺畅交流的并不多。王紫涵的确是遗传了妈妈的良好基因,健谈真诚。和她交谈的过程是很享受的,她会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求你解答;她会不时的表扬大人顺便捎带上自己;她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最主要你会从她口中捕捉到现在孩子的思维模式。我还记得这个小女孩的眼泪,一部分悲伤,一部分感动。如果你思维跳跃慢的话,根本就跟不住她的节奏。夜晚睡觉前,我们谈话,她说自己一天要开启十几种模式,比如快乐模式,学习模式,夸奖模式……她洗过澡后没有睡衣,会很纠结,问妈妈,阿姨会不会笑话她,不喜欢她。
我很感谢巧缘带来了这个小精灵,我们在一处也就24个小时,但真是彼此发自内心的喜欢对方。因为工作的原因,巧缘带着紫涵第二天下午就回去了。在码头告别的一刹那,我的眼圈红了,泪呀几乎夺眶而出。我的同学,我的小朋友,再见!虽然现在交通便利,但是真的要如此用心的见面也是不易的!祝你们日后一切都好!
想见,仅一票的距离。这是同学给我上的最好的一课!
2.等春来
文/ 王宇婷
快进三月了,本来已转暖的天气,突然又来了一场大雪——这个冬天实在是太长太讨厌了!小俊不情愿地从暖和的被子里爬出来,开始对着手机屏幕犯愁。
小俊在镇中学读初一,因为疫情严重开不了学,只好在网上上课了。年前爸妈就不许小俊出门,他憋了一个寒假,本来想着等开学了天正好暖和了,可以和小伙伴痛痛快快地玩。结果现在全泡汤了,他每天在家对着小小的屏幕上网课,又孤单又无聊。“要不悄悄玩会儿游戏吧,反正爸妈以为我在上课发现不了”,小俊瞟了一眼忙着家务的妈妈,又犹豫着看了看屏幕上的老师。
屏幕那头的老师自然对小俊的心思无从察觉,正滔滔不绝地讲着课:“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邓稼先、闻一多等几位先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今天又向大家展示了钟南山、李兰娟等医护工作者在抗疫前线奋战的事迹,大家心里有什么感触呢?我们应该怎么向他们学习呢?”
“反正我这辈子也成不了邓稼先和钟南山,”小俊对着屏幕小声嘀咕,“再说了,课本都没有,还能怎么学!”
这回老师却像听到了似的:“书来啦!以下村子的同学依次到村口防疫卡点领书啦!”屏幕上的留言一下子多了起来:“老师,现在就去吗?”“老师,我们村的几点去领?”“老师,我不在村里怎么办?”……
“我们村的今天也能送来吗?”小俊扭头看了一眼窗外。昨天纷纷扬扬下了一天雪,降温不说,雪飘下来路面积不住,昨晚上冻了一层薄冰,现在还没消呢。“这么冷,那么多村,那么多书!”
“大家别着急,以下村子的同学现在就去吧,下雪路滑注意安全。老师们昨天都把书分好了,七年级每人13本,大家数清楚,有问题就告诉送书的老师;其他村子的同学别着急,今天都能送到,老师们快到的时候我会通知大家;滞留在外地的同学会按照之前登记的地址给大家发快递……”
终于看到自己村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小俊赶紧出门,起码以后不用抄课文了啊!想想又有点紧张,好久没见过学校的老师了……
屋外还刮着凛冽的寒风,一点春天的迹象都没有。村口搭起来的那个四面透风的棚子上,时不时还有雪花飘下来,棚子边摆着登记用的桌椅,就这么个简易的卡口把送书来的老师隔在外面。
“老师,老师!”是最温和的音乐老师和自己最喜欢的体育老师,小俊高兴起来,他是学校足球队队员呢!
“来,别着急,书都分好了一人一包,七年级一人13本,自己数数够不够。”教音乐的祁老师像以前一样温和地对他说。
“小俊,在家这么长时间,按照老师说的天天锻炼了没有啊?”带他踢球的王老师一张口,小俊立马有点惭愧了:“没……没……”哎,自己天天在家怎么就只知道玩儿呢!
“怎么,只顾上文化课啦?”王老师开玩笑似地挥挥手:“开了学我可是要测试呀,你们别到时候都变成林黛玉啦!好了快回去吧,外边冷,路上慢点!”
小俊谢过老师之后提着一袋子书往家走,心里不断提醒自己:“我要好好锻炼好好学习啦!要不然开学怎么见老师呀!”
到了家门口,小俊却看见有个穿着防护服裹得严严实实的叔叔背着药箱举着喷头在院子里到处喷。“这是谁啊?”小俊疑惑,喷药的叔叔却好像没看见他,自顾自地到处喷了一遍,跟小俊爸爸说了一声就往外走。
“这人是谁呀,给人干活这么没礼貌!”小俊跟爸爸抱怨。
“别瞎说,这是司叔叔呀!司叔叔这可是义务劳动,主动帮村里喷消毒液,不挣钱的!”
村里姓司的人家不多,小俊立马想起来了,司叔叔有点残疾,跟人交流反应慢,不爱说话,家里也十分困难,小俊跟村里其他的孩子都不大瞧得上他。
“司叔叔不是身体不好,家里还很困难吗?不挣钱,他为什么要干?!”
“司叔叔自己过得不容易,可他还想着给村里帮忙做好事呢,你应该向司叔叔学习,不能在背后说人家!”
下午上课,语文老师接着上午的内容继续讲:“同学们,可能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会有邓稼先钟南山这样杰出的成就,但国家和历史也是由一个一个的普通人造就的。不管我们身居何处,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像他们一样,保持一颗热忱的心,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所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屏幕这头的小俊听着老师的话,又想起了村口那个四面透风的棚子,风尘仆仆送书的老师,裹在严严实实的防护服里一声不吭的司叔叔——从今天开始,自己上课再也不开小差啦,要好好锻炼好好学习,这是不是也算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了呢?
下了课,小俊正想着先做哪科的作业,又听见爸爸和妈妈在一边小声说话:“捐三百吧?”
“捐五百吧,村里李大叔还捐了三百呢,咱们家情况好多了。”
“李大叔捐那么多呀,他无儿无女的,自己又没有收入,就靠那点低保,捐这么多自己怎么过呀?”
“是呀,刚刚大家在微信群里说,村里不肯收,让他少捐点他死活不干呢!咱们更得多捐点了。”
原来镇上在每个村里都组织了为疫区同胞捐款捐物的活动。小俊听明白了,悄悄摸向了自己藏在柜子里的百宝箱——“这是我的,我也要捐!”
爸妈看着小俊摊在桌子上的东西,一起笑了:那是爷爷奶奶过年给小俊包的压岁钱,簇新簇新的三张百元大钞。
窗外还是凛冽的寒风,可小俊心里不着急了。这个冬天是挺冷挺长的,但是春天肯定会来!春暖花开的时候他一定能和小伙伴在学校见面!他相信,爸爸妈妈,司叔叔李爷爷,学校的老师,还有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大家都在等着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