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头长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这是《仓央嘉措诗传》中开篇用来引入内容的一段文字,是流传甚广的“六世达赖喇嘛情歌”,或者叫“仓央嘉措情诗”。此诗共有三段,上面截取的是其中的第二段。也感谢上面的一段文字,让许多人熟知仓央嘉措这个名字,并将他与六世达赖喇嘛对号入座。可能也会有人由此对藏传佛教产生兴趣;它的神秘,它的美丽,它的若隐若现的奇迹及由着这奇迹生发的想往。
但实则这三段诗出自一位现在汉族人之手,是一首名为《信徒》的歌词,但被坊间误传为出自仓央嘉措之手的“活佛情歌”。其实误传在文化史上实在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就像现在很多网络用语却总说是出自鲁迅,莫言诸流之口。而对于仓央嘉措,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首传颂广远,被世人誉为情诗经典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也不是出自仓央嘉措之手,只是曾缄先生的联想罢了,这个我们后面会谈到。
现在人们熟知仓央嘉措多是在于其诗,或者说是诗歌所传达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是人们所希望理解的内容——情欲。就好像很少有人沉下心来研究《钗头凤》的艺术性,但绝少不了有更多的人八卦陆游与其表妹唐婉的爱情一样。这才是这些诗歌流传的真相——将一位地位尊崇的活佛与情欲联系起来,进而津津乐道,才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心理,哪怕这种心理的基调是颠倒黑白。
所以,关于仓央嘉措的真实生平是有一个要解释的必要了,他是不是一个浪子,是不是半夜溜出去私会情人等等,这也是很多人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
现在我们可以去简单了解一下仓央嘉措的生平,以揭开这位活佛神秘的面纱,公元1682年,在我国的西藏,这是不平凡的一年,藏传佛教格鲁派第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去世了。同时也意味着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出生了,这比同时期的另一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少数民族词人纳兰容若离世只早了三年。六世达赖喇嘛与其他几位不同,他的出生在当时并没有许多人知晓,因为他的人生引路人,也是当时西藏的实权掌握人桑杰嘉措没有公开第五世达赖喇嘛去世的消息,他要凭此布一盘大局,以保证这位小活佛将来的路能走的安稳。
他派人偷偷找到转世活佛,秘传他知识,佛理,想在时机成熟让他再出来主持大局。另外他还在与驻扎在青藏高原上的诸多蒙古势力作斗争。在仓央嘉措十五岁时,他被接到了拉萨,公开了身份,并由五世班禅当他的老师,可是作为政权的继承者,藏民们心中的领袖,他并没有机会参与政务,每天接受到最多的话,就是让他努力学习,弘扬佛法,他想了解他的子民们的生活,可是没有人告诉他,谁也不屑于和一个孩子说些什么。
由此,他认为自己每天学这么多经典有什么用呢?难道开口闭口都是经文,就能治理好脚下这片土地?从此,仓央嘉措不再努力学习佛学,他整日出游,生活上也很懒散,五世班禅授他比丘戒,他也不愿接受,反而要求班禅收回之前授予的沙弥戒。他在世俗的冲击中越来越感受到自己身上的矛盾:出家之人,戒体清净,不应受世俗五蕴熏染,这样的人又如何治理一方水土呢?”
可是事情的发展已经由不得他这么散漫下去了,蒙古的拉藏汗杀了桑杰嘉措,控制了西藏地区,他请康熙皇帝废了仓央嘉措,于是朝廷派人来要将仓央嘉措带走,无数僧俗群众闻迅而来,要制止这件事情,但仓央嘉措为了西藏的安定,毅然决然的走了, 到了青海湖畔时,仓央嘉措死了。一说是被拉藏汗害死的,一说是仓央嘉措偷偷逃走了,拉藏汗为了应付康熙帝,说是死了。
从此,仓央嘉措的一生结束了(我上述文字有许多省略,感兴趣的人可以搜一下他的生平),现在让我们谈一谈他的诗,仓央嘉措是神秘的,仓央嘉措的诗是神秘的。被传颂的同时又不断被误解,史上罕见。
仓央嘉措之所以被世人珍爱,不仅仅源于他六世达赖之尊位,更源于他自身洋溢着活灵活现的“人性”。而这种“人性”恰恰在他的诗中获得了忧伤而又得体的表达。他在诗中患得患失,让世人心疼。但实际,现在所读的仓央嘉措诗,是汉译的,是经过原加工的,最早的一个译本是于道泉先生翻译的,是一个比较通俗的版本,类似于现代的诗歌,其实于道泉先生所见到的版本是一本写着237句的小册子,这些句子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割。于道泉先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成了54节。另一个比较就行的版本是曾缄先生的译本,这也是艺术价值较高的一本译作。然而他并没有见到藏文原本,他是根据于道泉先生的译本进行再译。他觉得于道泉的译本文采不足,有点像大白话,于是“广为七言,施以润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那种七言绝句或律诗的形式。曾缄译本文采奕奕,对后世影响极大,但也有些“矫枉过正”之嫌。
比如曾缄名篇: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此诗于道泉先生译本是这样的: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也就是说后两句纯粹是他的个人“发挥”。当然,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另外还有一首比较著名的仓诗:
但曾相见便相知,
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别,
免教生死作相思。
结尾分享一首较为有名的现代体仓诗:
好多年了
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
却从未放下过你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
任你一一告别
世间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谁的隐私不被回光返照
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
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
告诉我
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
暗示着多少祭日
专供我法外逍遥
住进布达拉宫,
他是雪域之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