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年味是渐渐的,悄无声息的,并不惊天动地。它独特带有一种平和、一种淡淡的喜悦,满满寄托着对未来的期盼,对幸福的追求。这种感觉也慢慢渗入我们的骨子里,随着一吐一纳浸润着我们的灵魂。
所以谓曰:中国是不可以没有年味的,中国人是不可以不过年的。
这句话或许有些武断,但绝非毫无道理。至少它清晰地描出了中国人远超世界其他民族对年的渴望。“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闻名世界的春运,并不是因为旅客的蜂拥,而是因为那一双双在日夜拼搏中,为亲人熬红了的期待的眼睛迫切的需要。外出打工,在中国是许多农村人糊口的出路。一年下来,有这么个机会回家看看,自然是不可谓不重要的了。
而年味,也正是伴着这种炽烈的感情,占据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田地。那些或红或蓝的车票,都通向一个目的—家。中国人的家很重要,并不似西方那般相对独立。血脉建立着最质朴与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就像飘飞的蓬草终将埋入大地,回家也是一种庄严的仪式,一种神圣的宿命。
因为年太过重要,此时的人们,往往透露出一股真挚的善意,互相的理解。路人与司机相互礼让,大人与小孩其乐融融,人们给执勤的交警送去慰问,店铺给环卫工人提供早餐,这些都是年味中升腾的温情。谁说中国人是蛮横无礼的?有哪一个蛮横无礼的民族可以普遍这种突然爆发的善意?我不相信,我更相信这是一种年味文化的积淀,只是平时的我们充满着质疑与欺骗让我们被蒙蔽罢了。如果说过年让我们做得到友善相处,我坚信只要努力,这种氛围就一定可以出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因为这是我们民族深植在血脉里的魂所包含的内容。
在我看来,年味不单只是张灯结彩、歌舞升平。也许有着这样那样的形式,但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不论是圣诞还是春节,无论贫贱还是富贵,无论四世同堂还是两双碗筷......他们的核心都是一个——自心底里给出的爱与真诚。我们怀着对过去的无比感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紧握着爱人的手,向前方奔跑。哪怕屋漏寒风,年味依旧是在的,给予每个人公平的展望。主要的是我们相信我们幸福着,并坚持一年一年做得更好。此外,对于年味物质形式的追究,倒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我们所有人踏上一条铁轨,听动车哐哐,跌跌撞撞向未知名的地方,车窗之内,欢声笑语,车窗之外,大块烟景,美不胜收……
不管你混的多么落魄,不管这薄薄的车票耗去了你收入的多少。回家吧,上来,上回家的路。没人要索取你什么,只要你回来就够了。
这是中国人最温情,最珍贵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这是浓浓的年味。
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那么我想,再落魄的家门前,也是不会少了年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