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招商的悖论:让资本忌惮的,不是市场,而是权力

近年来,经济、人才、资金的“东北现象”正悄然南移。曾经的经济大省,看上去在GDP数据上依旧亮眼,但背后越来越依赖数字游戏的堆砌,“体感”却越来越差。

民营企业贡献巨大,却又在流失的路上。资金、人才、企业家外流,考公缺越来越热,风险规避情绪正在蔓延。

表面上看,地方政府正高调、强力地推动招商引资,领导讲话掷地有声,政绩目标直指“改善营商环境”。

然而,有远见的企业家仍然从中读出不一样的感觉,你看到的是强力推动招商营商,但是另一种信号也让人充满担忧——能够如此高调、如此集中的推动招商,本身就意味着权力的巨大集中——这种纯粹靠主观意志推动的行动,能持续多久?

问题还在于,这种强大不止于招商本身,还可以随时延伸到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今天它可以强力推动你落地,明天也可能同样强力地介入你的经营。它能为你强力打开大门,也能在转瞬之间毫不犹豫地关上。

这正是资本与民企最担心的悖论:招商营商的强力和干预的强力,其实是一体两面。对企业而言,决定命运的不是规则与制度,而是权力者的意志——而意志,规则都尝尝变化,意志更不可预测。

企业家的嗅觉、资本的敏感,是无与伦比的。只要政策真正好、环境真正优,他们一定会第一时间感受到,并通过口碑口口相传。这样的信号,比任何造势和包装都更有穿透力。

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搭建什么形象工程、制造所谓“信心”,而是埋头把环境建设得适合投资——让规则稳定、成本可预期、风险可控。一旦规则固定,环境可靠,资本自然会到来;反之,再浩大的声势也只会换来犹疑与观望。

如果这种权力与市场关系上的悖论不被警惕和修正,“东北”将不再是地理概念,而会成为一种制度与心态的标签,有可能向更多区域扩散。那时我们失去的,不只是经济发展,更是重建信任、重拾信息的机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