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去了柳州,虽然自小就以身为广西土著为荣,但实际上除了南宁,区内(广西不叫“省”,叫“自治区”)其他城市很少涉足。也就是近几年,高铁四通八达,少去了很多长途跋涉的心里负担,订住旅店便捷,少去了很多的后顾之忧。以往在外游玩总想着能够依靠亲朋,如今却少了这份念想,倒也少去了很多的顾虑。周末只需提前准备好行囊,订好车票,赶早上车,便可在午饭时分享受到异地佳肴。
购物品美食成了少不了的消费习惯,但我最喜欢的是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走走看看,观察这座城市的市井人情,以及历史风貌。既然目的地是龙城,那么在柳江边闲庭信步一番就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可是,恰恰碰上了雨季。
早有耳闻柳江水,清澈;柳江面,宽敞;柳江底,深不可测。怎料一场中雨过后,江水的更宽更深,那动人的清澈却消失不见,只留下满目的混沌,如同农忙之人泡过的洗脚水,诗意全无。
既来之则安之,依然难以说服自己不到柳江边一游。谁知江边步道也不欢迎我,高涨的江水漫上了河堤,水面也浸至脚踝,漫步依然不可,淌水而过都显得异常艰难。
这样江水漫堤的景象对于柳州人来说就像每年过年那样的稀疏平常,每到雨季,往日供人漫步的道路就没了影,看似浪漫的景致在消防武警的眼里却不那么美,而对于住在江边的居民,每当洪讯到来,他们面临的就是一场灾难,美景?那是一场笑话。
望向江边,与浑浊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堤岸上成片的林荫,雨水洗礼过后,颜色绿得流出了油,偶尔反射着细细的阳光也能照晃了眼。经过雨水沥洗过的树根,散发出阵阵的清香,仿佛要把人包裹起来。
虽然如此低矮的河岸给柳州带来了连年的困扰,但却使得柳州的江边保持着别样的美感,市井之气与自然气息融为一体,即使是在这样一座以工业生产为名的城市里,自然与人的和谐也十分的浓重。
相比之下,邕江边的堤坝早已为了抵御2000年以后的大水而高高的筑起,近年来很少出现令人着急的洪讯,而高筑的河堤也并不生硬。标准的步道,整齐的绿树,还有供人乘凉的亭子,处处可见人性化的痕迹。但是,即使这般的设计,却还是少有人领情,相比起柳州雨中漫步江边的路人,即使晴空万里之下,邕江两岸都少有人迹。夜晚江边车水马龙,但精心布置的江边小道却显得阴气森森,倒是乐坏了不少的流浪汉,平添一处安身之所。
回想起邕江边还没这道高堤时,最喜人的莫过于开在水面上的一家家大排档,当天捕上来的河鲜,经过厨师的十八般武艺,不管哪一样都美味得很。最得我心的要数红烧鲤鱼,带鳞油煎后的鲤鱼,加入高汤稍稍焖煮,放入辣椒、豆瓣和啤酒,鱼鳞入口咸香,稍嚼喷鲜,鱼肉入味,嫩滑绵软,两种口感相互交织,在配上一碗稍干的米饭,可以直下三碗。只可惜待江堤建成之后,这些拍档就如鸟兽散,而这个味道也如往事不复存在,如今想来还暗自可惜。
中国人喜好临水而居,看中的正是水边安逸的生活,高筑的堤坝令生活充满了安全感,却也令生活失去了一种意味。看着柳江边的人们那样烦恼却安逸的生活状态,邕江边成长的我们却只能望着固若金汤的堤坝形单影只的行走在江边。
这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在慢慢的离我们远去。
堤坝的高度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