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打过退堂鼓过。
就比如在险峻的山峰面前踟躇不前,然后选择了知难而退。
又或者是在观一场完全看不懂的电影,全程懵逼的你静悄悄地中途退场。
幸运的是如果有人告诉你
“来都来了。”
“对啊来都来了,算了。”
于是时光倒流。
你选择了坐下来虚度光阴,又或者抓住机会,细细品味。
你的心态则决定了你的结果。
既然来了,就把事做好。
后来你爬上了山峰,发出一声三分劳累七分愉悦的叹息。
山顶一览全城美景,你欣喜若狂,爬山的劳累全都丢之脑后。
幸好没有中途放弃。
后来你也选择的看完这部电影。
你迷迷糊糊的,似睡非睡。
同来的好友拦住你的肩膀,用简洁的语言串通了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的表达。
你恍然大悟,暗暗骂了声自己榆木脑袋后,也渐渐投入到了电影情节中。
最后你啧啧赞叹,这真是一部经典巨作。
人们都说“来都来了”是句祸害人心的魔咒。
身为“四大宽容”之一的它常受争议。
许多人在面对一些事经常会以“来都来了”强迫自己接受本并不愿接受的事物。
但也从而会产生随波逐流,听天由命的心态。
这是知难而退,但也失去了一次机会。
心理学上对此有种解释:
人在骑虎难下的时候,往往会采取直觉上的保持不动,这是人的选择惰性和认知惰性。
最后会因此浪费时间,甚至浪费金钱。
这叫做沉没成本。
聪明人会选择追加投入。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咋们就终点见,!”
这有可能面对的是过往所有的一切全都付之东流,但也未尝不是种孤注一掷的勇气。
有人会说这是场豪赌,要么一无所有,要么应有尽有。
但人生也是场豪赌,或许还未应有尽有,但你并非一无所获。
在成长的这一路上,你得到的,要么是经验,要么是教训。
但是也要注意在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及时的悬崖勒马。
来都来了,不如咱们不到黄河心不死。
前段时间闲来无事发了条朋友圈:“你被'来都来了'欺骗了什么?”
林鑫:被朋友欺骗了一顿我不爱吃的火锅,不过幸好,我现在爱上它了!!
宝贝:被男票拉去看了场电影,超无聊的差点就耍脾气走人,又不甘心花的钱。后来发现其实还蛮好看的耶。
臭弟弟:高三数学分数下降,高考迫在眉睫,然后压力很大,也想过不了了之,但实在是不甘心前些年所做的努力,想着来都来了,就差这几个月,再努力一把,希望成功。
棒棒糖:今年高二,做了两个月的暑假工,赚钱的感觉挺好的不想读了
仙女:做过很多工作,一直换,靠着以前攒下来了钱开了一家店,生意不错偶尔也挺累,懒得换了,想着还能再发展一下,于是才有了现在的连锁。
这些评论映射着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故事,或许故事不够精彩,也不够富丽堂皇。
即使处境不同,但不同人对待事的态度不同,面对着同样一句“魔咒”,却也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魔咒”之所以被称为魔咒。
是因为一开始就只看到了它的负面影响。
凡事具有两面性。
或许摆正心态,用对方法,“魔咒”也能成为我们专属的“小幸运”。
趁着我们都还年轻,还能够知错就改的时候。
为何勇敢不“赌”一次?
为自己“赌”出一个未来。
人生就一次,活着也就几十年。
这世界于我们,既然来都来了,那就请你活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