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作者的描述,我们的心理像是一个包裹着生活各种事情的“弹性薄膜”。
如何将“弹性薄膜”控制在一个舒适的心理区?
1.对待小事:
生活中的小事琐事占据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事情虽小,如果一直拖延下去可能酿成很大的后果,想想大学的时候拖延的好多小事:假期通知父母打打电话、衣服泡了一个星期都臭了、车票不及时买最后站票........
如《幸福课:习惯的养成》中的思想,把你想要做的事情培养成一种内化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消耗意志力才能办到。
方法论:对待小事立即解决的习惯从生活中的每个小事去培养,给大脑创造一个新的“回路”。
http://open.163.com/movie/2006/1/Q/1/M6HV755O6_M6I42J6Q1.html
最后可以结合《幸福课:习惯的养成》和《“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两个进行思考。
2.如何完成一件时间跨度较大的事情?
就如现在生在学习的《朱老师的嵌入式体系》
(1)积极思考现在学的每一课
(2)时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