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小镇的,也许说不上是市井,但生活气息的浓重,处处体现着市井的热闹,也有脏乱。这里有菜市场,只不过卖菜的都是街坊邻居,菜也都是自家地里产的,不大乐意讨价钱,看着给就行,过年能有个置办年货的钱就行了。这里有小市集,赶集算是赶时髦,蹬洋车的,开三轮的,挨地奔儿走的,一路上都够开心了,因为有一种进城的喜悦,看大戏的乐呵,市集上可有花花绿绿的东西等着赶集的人去观赏呢。
家这边的市井最接地气,因为,它原本就是离不开土地的,土生土长的小街坊,小村落,也许还能够找到许久以前的土坯房,走到它跟前就能闻出一股子砖窑的味道。以前窑里烧的是这些土坯砖,用的是黏土,烧出来是暗红色的,还有点黑,盖成房子,渐渐就露出了黄色的本质,但比较结实,所以,老一辈的人还在住。不过,也许是离不开了,以后也是要归于黄土的。
我最喜爱的是它的语言。市井就像大烩菜一样,什么样的菜都可以往里面放,然后加调料,出锅的时候,不同的菜有不同的味道,但是,都沾染了大锅里的汁液。没错,这就是一个市井独有的语言特色,别的地方没有,是因为加的调料不一样。
之前一阵子,特别喜欢gai,他的音乐里全是重庆的味道,但又不是那种滚滚烫烫的都市气息,而是细水慢流的市井之痞气。从歌曲里感受到的火锅冒着的烟,不是那些百年名店里,一群人围着一口锅,扑在红光满面的脸上的烟,那没有生活的感觉;而是一方庭院里,一条狭窄的街道里,袅袅升起的烟,欢声笑语都在里面,也有人破口大骂,骂你“龟儿子”的,也有漫天胡诌的话,像是喝了酒一样,醉倒在火锅冒出的烟里,那又有何妨,小日子就得这样过。
gai歌里有这样的小日子,但小日子里也都有大江湖。
中原地区的乡下,冬天还是很冷的,但是又不像东北那样家里有炕,可是,大家有都喜欢出来唠,那么取暖就有了别的办法。晚上的时候收拾一堆干柴,点起火来,火势大起来,四周都是暖烘烘的,围着一圈人,好像侠义之士在山林中偶遇的情景。
这里的人有他们的生活,也是他们的江湖。
这里的人最擅长的是耕种,时节知道得很好,也懂农作物的各种防治,聊庄稼收成,聊土地耕种,就像是占山为王的人,那样得意。
他们的职业除了农民,有一部分人已经脱离土地,成了建设城市的工人,我不太喜欢叫他们农民工。同样身为技术工人,也许比一些工程师还更有经验,应该认同他们作为技术工人的身份。他们讲到怎么建房子,钢筋水泥,以及水暖电安装,各种焊接,说起来比专业的同学厉害很多,我很钦佩。感觉他们就像是侠士一样,轻快洒脱。
这里面的语言很不讲究,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但是“能话”还是很会说的。“一家伙”,“老神仙”,“去你的”,“二百多的傻*”,“老不死”,“翻院墙”,“偷菜偷柴”……这些经常出现在话里面,但是,听着反而觉得有意思,这不就是我生活的地方么。
在这里,除了人们关心生活,邻里融洽或不和,一些琐琐碎碎地小事,和挣钱生计的大事,还能听到一些有趣的事。
听他们讲到某人,暂叫作甲某吧。甲某在村里比较厉害,新农改的时候,要在规划好的田边打井,村支书带人过来施工,但是,在他们家的田边,方圆好多大块田竟然一个井都没有,那个人特别恼火,立马就对村支书说,“你不在这里打一口井,我让你过不了三天就下台”,吓得村支书立马就开了车跑了。因为甲某的外甥是某省委的人,大家都知道,所以,支书比较害怕,也是村支书个人就已经腐败了。这倒是为村里谋了福利。
关于甲某和他外甥,还有一件趣事。甲某去省城找他外甥,当时保安不让进,说不认识他。因为,保安问他找谁,他说,“我找娃儿”,娃儿是谁,别人肯定不知道这是他外甥的小名,他就这么粗野地要闯进去,人说打了电话通知一声再进去。他等的不耐烦就翻院墙过去,正好被他外甥接住。弄得一群人好尴尬。
说到小名,就不得不提我们这个地方取名字的避讳,不能取跟长辈重字的名。但是,现在都是小年轻,都不怎么顾忌这个了。有一个邻居说,她闺女生的女儿取名叫“如意”,她的名字是“如姿”,把她气的不轻,坚决不让叫,但是人家早就把户口上了。还有人给她儿子取名,把她爷爷的名字全用上了,别人笑说,没关系,都死了,没关系了。
当然,他们不仅谈笑这些趣事乐事,有时候还会聊历史政治。
中国近代史知道的比我读了大学的都清楚,尤其是年纪大一点的,经历过不少,总会讲一些过去的事,听着有意思多了。当然,我最明白,底层的政治是最直击人心的,也是群众最关心和需要的,比新闻报道更值得思考。
说了这么多,我最想表达的是热爱,热爱这方土地。林语堂说,“这是中国老百姓扎根的伟大土壤”,确实,土地孕育了生命和生活的气息。我爱这里的市井,生活杂乱不堪,却深深依恋,乡音并不悦耳,却总在耳边回响,乡情最浓烈。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江湖,滚滚的江水,也是无波无澜的湖泊,正是日子的波折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