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杰里·克利弗的《小说写作教程》
【上期回顾】
昨天,我们解析了“冲突”的细分要素
【本期预告】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故事的情节和如何展示人物
一、情感转化
故事中的情感转化是指,你在创作故事的时候,要同时感受你的主人公当下的感受和情绪,只有这种带入式的体验才能让你的人物在情感方面更加真实。
情感的写作,不一定非要把具象的感受说得特别清晰,哪怕你的人物在某个故事情节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感受,他自己可能也很迷茫,那也是一种感受,你要把这种“不知道什么感受/情绪”的感受也写出来。因为,这也是一种人物性格的塑造。
二、展示的真实概念,它可太重要了,划重点
假如,我给你个形容词,“傲娇”,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可能会马上打开某度搜索它的含义,然后你知道了它的意思,但是,它有什么特别的吗?它让你一下子睁大眼球、兴奋不已了吗?基本不可能!谁也不会因为看了个词语解析就突然兴奋,除非它给了你某个特殊的提示或者启迪或者灵感或者触动。单纯地查单词什么意思,你不会亢奋的。
为什么呢,为什么你知道了它的含义,却没有任何情绪产生呢?
因为,你体会到的只是它的字面意思,却不是它的展示。
它要如何在你笔下的人物身体上展示出来呢?那就要你通过各种行为、语言、对话、情节的描述把“傲娇”的样子展示出来。
打个比方,我要写“他可真是个傲娇的人啊”,你知道他到底怎么傲娇的?他干什么了,就被说傲娇?你全都不知道,你可能既不会爱上他,也不会厌烦他。
那换个写法,“他一下班就带着一股风走了,你看他,右手插着兜,多云的天儿还带个墨镜,再看他那脸,抬得老高,好像天上有神仙跟他招手似的。一颠一颠的德行,怕谁不知道他不是单身狗了!”
这两段的区别是什么,至少有一个你肯定能看出来,第一个,直接就写了“傲娇”这个词,第二段,这个词压根都没出现。但是,哪一段你读完了感觉“更傲娇”呢?
你的答案,我知道。
这就是展示的效果,也就是说,当你想要描写某一个事物的时候,你可以想好它的定位,你给他一个设定,这个设定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名词,然后想尽办法不提这个词,而用一种描述性语言把它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么做的好处很多,可以让你描写的事物或者人物更加生动,更有画面感,也更加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小练习:你可以试着随便写个词出来,然后就这个词描写一个事物或者人物或者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