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整理作家们的写作方法时,很多作家提到了写作需要天赋。
然而,凭借《长安十二个时辰》赚了240万版税的马伯庸却说:
他的写作方法都挺笨的,没有写作天赋,不过是“勤能补拙”的努力型选手。
看了马伯庸的这10个写作方法,你就会意识到:写作从来靠的不是天赋。
01. 写的再烂也要写
马伯庸说“一个烂的完整的小说,要超过10个在你脑海中觉得很完美但是还没来得及写出来的小说。”
02. 持续输出很重要
马伯庸虽然是全职作家了,但是仍把写作当成上班,有自己的工作室,固定的写作环境,固定的写作时间,这会让写作水平一直保持在线。
03. 要随时随地创作
马伯庸喜欢在闹市创作,机场,咖啡厅都是他随时随地码字的场所。
04. 没有天分就勤奋
马伯庸说他是没有天分的写作者,靠七分的勤奋保持输出,才有了一部又一部作品。
05. 专注于故事本身
以前写的时候,斟字酌句,每句话都要有主谓宾。
写的内容,既要有创意,又想要有美感和诗意,还要兼顾节奏感。
而在《古董局中局》里,马伯庸第一次尝试口语化写作,专注故事本身创作,而非文笔,从结果来看,很成功。
06. 要有镜头的意识
马伯庸说,当他下笔的时候,他的脑子里,一定是有一个机位的。
这个摄像机会带着读者拉近、拉远,然后横移或者慢镜头,慢动作。
也就是说,写东西时,脑子里一定要有镜头的意识在,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才会有画面感。
07. 大量阅读是基础
马伯庸写历史相关的小说时,除了阅读大量的史料之外,还会去阅读现代学者对这些史料的研究成果。
比如他很喜欢三国,为了更多地了解三国,不仅读三国的史料,还要看后汉、南北朝,以及明清时代关于三国的相关阐述,这样才能够触类旁通,很多创新的东西就出来了。
08. 写作是等不来的
你会发现,无论写什么,资料是永远看不完的。
更重要的是,你不动笔,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哪些资料,如何做出取舍。
无论多么幼稚粗糙,错谬百出,只管一门心思写下去。
有的问题,都会在写作过程中暴露出来,也会在不断创作中得到解答。
09. 把写作看作思维游戏
“思维游戏”是马伯庸给自己“胡思乱想”起的学名。
假设:我在沙漠中发现一整块十吨重的黄金,该怎么办?
比如:这十吨黄金要如何运输出去?要不要找人?怎么保密?如何存放?如何掩人耳目?
这种想象要尽可能细致,细致到每一个动作,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发生的意外。
当把每个细节都尽可能想尽时,你的想象力,也会得到质的变化。
10. 用好三明治写作法
什么是三明治写作法?
底层的时代生活细节和顶层的史实都要保持真实,中间层则可以虚构。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飞哥聊写作
飞哥聊写作--写作的加油站,读者的俱乐部,日更的打卡地
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请点击关注,欢迎收藏、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