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明言,我乃男性,非妇女之守贞洁之节操。
1
往事如烟,倏忽间迸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高考前的一个月,要拍摄毕业照。大家虽然复习紧张,雄关待越,但是很愿意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即便是疏于细节的男生,也跑到寝室,对镜,梳头,洗面,换衣,换一副尊容。女生更甚,对镜妆扮,十分认真,讲究分寸,外装干净大方不失朴素,发髻盘曲简练自然,当时没有发卡缀饰。其中一位同学,为她近一米长的黑亮肥壮的辫子梳理喷水(无洗发液),认真编织,当形如长鞭的辫梢缠上红绳,足足花了半个小时。因为经济和精力之故,大家很少照像,现在合影,心诚意实。都掂得出重量,都是在学校九个班中经过两年反复调整提炼的精英,虽然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高中,但上届已有考上北大的辉煌,改写了校史,也创造了现在还不可理解的神话。犹记不是班头的学校李书记在班上的夕会上,宣读在北大就读的师兄热情洋溢的回信,激情演讲的情景,他声音洪亮:“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终归是我们的,你们,谁都会创造奇迹,书写自己新的诗章!”他大手挥向空中,一个静场,没有掌声,但看得出,大家热血奔涌,心潮澎湃。
朝夕相处的高中生活,以毕业照为标志就此划上句号,只可一次,不复再有。大家格外珍惜,合影这一天,我们全班同学会同校领导和老师留下了一张珍贵的黑白照。
以我们所在的土砖灰瓦白墙的平房教室、两株碧绿的松柏、篮球架为背景,大家分列四排,一排女生屈蹲,男生分别在平地、长凳、桌上分三排站立,校领导和恩师居中坐立,层次井然。大家在摄影师精心调度(很多人没有经验,小学初中没有毕业合影照)下,凝神聚气,完成合影,皆大欢喜。
后来,成绩不甚理想的我,连同几位难兄妹,选择了在原校再读。历经淬火的我们,同下届师弟妹比,不再稚嫩,感觉到世界已不属于我们,因此格外用心。又到了拍毕业照的时候,尽管老师热情招揽,但我们几位心照不宣,不约而同似的,总是找借口溜到别处,躲而避之。心里嘀咕:“师兄岂能降格,与师弟妹同俦!”
现在,有下届的仁兄聚会,手执黑白照,一一清点人名,最后眼光投到了我的脸上:“你的怎么没有呢?"我掩笑而答:“许是那天不舒服,没来了吧。"我不便言说躲避的实话,美丽的谎言巧过任何言语。
我的一幅黑白的高中毕业照,虽过了很久,但保存完好,存在我的像册里面。闲暇时,翻来看看,让青春停驻在十五六岁的驿站,当合上像册,似一股清泉从心间淙淙流过,格外地爽。
我这样做,是为李书记的话守誓,为我们这一届毕业生守节。
2
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现实与理想的殿堂相隔遥远,只好暗暗发力。
若干年后,发现我自己还是摆脱不了平庸的底色,默默无闻,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没有让父老兄弟和恩师慰藉的功苦,于是选择了沉静。
没有及时地拜望恩师,是因为我们的功业微不足道,比起恩师的伟大,望尘莫及,相差太远,失去敬仰之格,意欲为而行迟。
多年前,一位亲戚在为女儿举行的酬师宴时对我说:“女儿的老师是学校负责的,是你的老师,他还提起了你,我早跟你打个招呼多好?”我颔首微笑不语。殊知,其实,我绝对不会在恩师面前做琐屑之事,甚至引诱犯错,那是对恩师极大的玷污。
当年的李书记后来升了局长。其时,我家在小城,工作在乡下,苦于城乡之间的奔波。同仁提示说,领导和老师最喜欢学生下属的。此话不假,因为学生最衷情最诚挚。但想到已受恩泽的学生不但不予回报,反而求索于师,其何德性?如是,便打消了念头。
一次,在大街上,偶尔遇到了德高望重的李书记,他步履缓慢,同人且行且言。本来随儿子住到了大城市,这次小城邂逅,实在难得,但我实在没有勇气迎上前去寒暄一阵,自感平凡,失其所望,我没有受恩感激的温语,惊悸低头,默然而过。现在,悔恨自责在惩罚我,真对不起一位校领导在班里夕会上宣读我的拙作的饱含提携鼓励的大气之举。
当人们在转了无数个弯的同学圈子里玩得团团转威风八面趾高气扬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普通的基层职员,比起在大学里当了知名教授的同学,相形见绌;比当了父母官的同学,自惭形秽,实在乏善可陈,无功可居,但我没有去攀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同窗和校友,坚守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心平气和,殚精竭虑。
有一年,我评职称,指标少而参评者众。好友指点迷津,市里的某同学是负责评职的,有绝对的份量。我似充耳不闻,为了个人,让他人作贱到私情公用,岂不双辱他人和个人之格?我最终没有去找同学,却侥幸地评上了。
诸如此类的借助同学之力即可成事却失之交臂的情况,多矣,在此不作赘述。
我没有找李书记的麻烦,没有适时去探访恩师,也没有因为大烦小事找作了领导的恩师行方便之实,也没有为私虑去找同学和校友而牵连他们,为什么?是为一种锃亮的誓言守节,是为个人守节,是为同学守节,是为我们大家的这一届守节。
3
守节,不是一个时段,而是毕其一生,谈何容易!
守节,得之于心,愉之于神。但失之于众多的物质享受和名利。这得失甘苦之间,谁能意会和舔尝?
能守其节,乃人之本性,人之格律,民之契约,是民族之祥云。失其格则为非人,与动物无异,为行尸走肉。人之普遍失格则礼乐崩坏,民族危险也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