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凡事讲个吉利,一谈到关于“死亡”,总觉得晦气,大概中国人也是很懂得“墨菲定律”的,害怕说什么就来什么,不说,也许暂时它就不会来了,至少,不去说不去想,就不用跟它面对面。因为对于死亡,绝大部分人是恐惧的,因为恐惧,所以避而不谈。
2015年6月的一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个为自己写的墓志铭:
很快,我一位非常敬爱、平素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的老师留言了:
看得出来,老师的留言中有些许担忧和不解,就像大人看见小孩子说些幼稚的晦气话,忙不迭要去阻止或是希望通过一些例如“呸!呸!呸!“的仪式化解掉。得到老师的关心当然是一种幸福,只是我也希望让关心我的人知道,讨论生死,只是为了让活着的生命更有质量,让自己不虚此行。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怕死?
关于这个问题,知识达人古典的答案我觉得非常好:
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主要有三个:害怕死得痛苦、害怕死后的未知、害怕死后很多遗憾无法弥补。
但恐惧它,它就不来了吗?我们都知道不是这样。不管是否愿意,“死亡”,都是每一个人的终点。只是我们会下意识觉得,这件事离我们还远,不需要现在讨论,自己吓自己。正常状态下,按目前的平均寿命来看,人从生到死的确有一个相对不短的历程,大概70多年,加之大多数人是比较乐观的,总觉得自己可以跑赢平均数,所以在年轻的时候讨论死亡,会被人们认为是没事找事,杞人忧天。
我们也许忽略了一点:生命无常!意外、天灾、疾病,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这样的突然离世,会带来很多的遗憾,留给家人的,是无尽的悲痛和一堆你没有交待清楚的未完成事务。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生命其实都偶然而脆弱,能接受这一点,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生命反而更加精彩!
美国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在他的著作《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中写道:
死亡如同骄阳,难以直视又无所不在。
死亡就像刺眼的阳光,直视骄阳不免带来痛楚,但躲避并不能让它自动消失;相反,即使不看它,它也笼罩着你的时时刻刻,甚至或明或暗地驱使着你的行为、选择。
生命的终点在明确而坚定地等候着,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空内追求无限:无限地扩大对生命的感受。
对死亡这件事,保持尊重而不是恐惧,既敢于直面它,又承认和接纳它无比强大这个事实,是一种务实的态度。
直视骄阳,不是为了刺瞎我们的双眼,而是明白它存在,并坦然与它对视,让自己不再恐惧和回避,否则它将永远变成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然,必要的防护措施还是可以有的,比如说戴上太阳镜,我们的太阳镜就是前人给予的智慧指引,借用古典老师分享的几个观点,送上直面死亡这个骄阳的太阳镜:
1、提前安排好退出机制
很久以前看过一则报道:一驾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出行了严重的状况,飞机上的绝大多数人面对近在咫尺的死亡,或乱成一团或抱头痛哭或绝望诅咒,只有一位40多岁的先生很淡定地坐在座位上,写着什么。后来危机化解,有人采访这位先生,问他是如何做到面临危机如此从容的?先生淡淡地答道:我早已经安排好身后事,如果我不在,我的下属和家人都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如果上天要我离去,我没有遗憾。
向死而生、未雨绸缪,是一种大智慧。
2、珍惜身边的人、事、物
我们这一路,真的不需要太匆忙。佛说十年修得同船渡,身边的人,是你同行的旅伴,珍惜和善待他们,因为下一世,你们不见得会相遇。而这一路的风景,也别错过了,因为它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出生,不是为了奔向死亡,而是在走向终点的过程中享受你经历的一切。
3、创造人生
来一趟不容易,能不能留下点有意义的东西?天生我材必有用,生而为人,是万物之灵长,别辜负了生命,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让这一趟不白来。不用想着去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从小善行起,也会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如果这一路上,有人对我说:你改变了我的生命态度。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嘉奖!
直面骄阳,向死而生,愿你我的生命都从容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