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天都会遇到有趣的事、有趣的人,每天都会接受新的信息,但这些信息都杂乱无章的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虽然每一条看似都很有用,但因为彼此没有连接,也就等于无用,而写作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真正地为你所用。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意思都懂,但就是说不清楚”,为什么呢?很简单,输入太多,输出太少。以前我会觉得,只要我看很多书,我就可以变得能说会道,事实上未必如此。有一天,我读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兴冲冲地跑去跟老婆分享,没想到,刚要开口就卡壳了,不知如何开始,最后勉勉强强地讲了大概,估计,我老婆也听得很迷糊。
当时,我就纳闷了,我也算是一个勤于阅读的人,看完一本书之后,我们怎么就不能复述一下内容大意呢。突然,我就明白了,那是因为我输入太多,输出太少。输入就是接受信息,就比如看书,看电影,经历的所有事情;输出就是传递信息,比如说演讲,写作等等,而我恰恰缺乏输出。
看完一本书之后,如果能找个人分享,这是非常好的输出,如果还能当老师教别人,那就更好了,如果还有条件出去演讲,这好得不能再好了。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不过,有一个条件是每个人都有的,就是写作,因为写作不用找一群人,只需要一个能打字的电脑。
通过不断地写作,其实就是将学到的知识不断重组的过程,重塑大脑的过程,从原本迷糊的思维过渡到清晰的过程。同时,很多你想不明白的事情,写着写着就通了。此外,按照心理学中“自我预言”的理论,你每写的一个字,就是向你的大脑灌输信息,然后,大脑再反作用于你。如果你一直都在写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信息,那你的大脑也同样充满正能量。幸运的是,对于写什么内容,你说了算。
写作,重塑你的大脑,改变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