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片中,我对《雨中曲》情有独钟。
不单单因为它是电影史上最为成功的歌舞类型片,也不单单是因为其中赏心悦目的歌舞。除了这些,《雨中曲》隐藏着庞大的叙事野心,不仅仅将个人奋斗的美国梦展现出来,而且在电影中浓缩了电影从默片到有声转变的过程,以及制片厂制度和明星制度。是一部有关电影史的电影。
歌舞片中当然少不了歌舞场面。《雨中曲》流传最广的当然是吉恩.凯利在雨中翩翩起舞的那段《Singin in the rain》,堪称电影史上十大经典场面。但我个人更喜欢他们仨人想出如何拯救电影点子后,欢快活泼的《Good Morning》,是三人新友谊的见证。两首歌舞对比,可以说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好,回正题。
一、个人奋斗的美国梦
美国梦的主题,其实一直是好莱坞的主旋律。讲述个人奋斗故事的电影往往都确实感人至深,因为观众可以在其中投射上自己的影子或希望,朴实如《阿甘正传》,传奇如《大鱼》。
《雨中曲》用的是片中片,套中套结构。电影本身讲的是电影演员的故事,他们在拍摄一部从默片转向有声片的《歌舞爵士》。而不论是《雨中曲》还是片中片《歌舞爵士》表现的都是底层小人物依靠自己努力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道理。
看第一遍的时候,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在电影后半部非要插入这么一段片中片,总觉得有一种“戏不够,舞来凑”的拼凑感觉,但是明白了电影的主旋律之后,也就理解了这段故事的用意。
二、美国的电影史
电影的发明一般认为是卢米埃尔在巴黎的咖啡馆中放映《火车进站》为诞生标志,但是美国人也认为爱迪生实验室的“电影视镜”才是电影诞生的标志。法国人和美国人各执一词。
但是,就现在的模式来看。法国人更胜一筹。卢米埃尔兄弟是在咖啡馆中播放,很多人一起看,为此,他们的父亲认为太便宜这些观众了,要收费。这大概是电影商业性的第一次展示。不过,播放的影片都是些现实中真实的事情,比如园丁浇水,火车进站,这大概可以看做是电影纪实性的第一次展示。
而爱迪生则要短视得多。他认为,电影这种东西每次只能让一个人看,才能赚到更多钱,于是把他的“电影视镜”做成了类似西洋镜的东西。
但不管怎么说,电影发扬光大确实是在美国完成的。镍币电影院的出现迅速打开了电影市场,然后格里菲斯的名字出现,然后定都好莱坞,制片厂制度逐步建立。美国的电影业蓬勃发展。
三、从默片到有声片
《雨中曲》很有意思地选择了从默片到有声片过渡的这段历史作为背景。
如果说电影的诞生是从0到1,那么给电影添加声音,绝对是从1到10000,虽然没有创始那么伟大但也是质的变化。从此,电影不单单是表演的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
在电影中,人们对待这种变化是小心翼翼的。制片厂老板也只能借自己生日之际播放一段自己的演说,在遭到宴会上所谓名流们的嘲讽和嗤笑后,也只能以社会笑“哈,哈哈,哈哈哈”打哈哈过去。
勇士永远用来称呼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当别的电影公司在有声电影中获得效益后,领头羊效应也就驱使其他公司群起效仿。
有声电影的出现对于默片时代的演员们是个巨大的挑战。默片时代演员们只需靓丽,采用夸张的肢体表演就可以。但是,有声音后,观众们还要听他们开口说话。而且,在当时的条件下,声音采集是个难题。
《雨中曲》中,男女主角首次尝试有声电影那一段就是这段历史的生动再现。女主角尖锐的声音,打破了人们对她漂亮外形的美好印象;收音和放音的失败,表现了技术首次在现实中运用的困难,当然这一段也为全篇贡献了最大的笑点。
为了应对声音的挑战,演员们开始接受台词训练。训练内容既包括发音也有外国绕口令。电影在此处也奉献了一段精美的踢踏舞蹈。
四、异化:制片厂与明星
马克思谈及资本时,引用了黑格尔哲学的一个词:异化,来论述资本的变异。上篇已经叙述过,不再多言。
其实,异化现象在我们生活周围比比皆是。电影诞生后造就了演员,让他们成为明星。但是,明星越发出名后,挟名利与粉丝之威,就有了与电影公司抗衡的力量。当下,“小鲜肉”、“高片酬”其实就是这种情形的反映。
《雨中曲》中,女主角在默片时代就是荧幕情人,虽然声音条件差,但是配音演员的出现让她不仅摆脱这个难题,还赢得了更广泛的喜欢。于是,女主角利用自己的声望差一点就夺了制片公司的权。
在现实历史中,这种情况当然不多见。在当时的大制片厂制度下,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演员、场工都是电影制作这条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只有出钱的制片人才是整个电影产业的“隐形皇帝”。他可以随意更换导演演员、改变剧情,只为保持利润。《雨中曲》中就塑造了一个近乎丑角的导演,不过是制片人的传声筒而已。
这种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使得电影越来越缺乏创意和吸引力,于是,制片厂开始大力追捧明星,利用演员在观众心中的地位来为影片的票房造势。《雨中曲》一开始,就是人群欢迎明星的盛大场面,男二彻底沦为背景。现实中,时至今日,炒CP依然是管用的一招。
当然,这种扼杀艺术灵性的制度并不能真正保持电影的繁荣发展。随着电视、更多独立电影的兴起,大公司慢慢摒弃了制片人制度,导演的作用开始凸显。
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