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百年世道人心的大书——关于《百年炉火》杨志鹏

读雒忱新作《百年炉火》,常常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这感觉不仅仅来自情节的跌宕起伏、变幻莫测,而是来自于情节背后的历史。这历史不是来自史志类的官方记录,而是来自于民间的口口相传。几乎每一个影响故事发展的情节,都伴随一段地域历史、一段家族传说的展开,这就使得这部书超出了当下流行的小说,具有了文化意义和民俗学的价值。

说到底,一个国家悠久的历史,其国土再大,民族再众多,也是由一个又一个不同区域人群演进的史实构成的。这个国家的每一个时代,或剧烈震荡,或外族入侵,或太平盛世,都会在不同地域,产生大致相同的效应,看似草根层面发生的家族延续、家业盛衰、家长里短的故事是孤立的、单个的、甚至是偶然的,然而细细观察,它无一不是时代的投影,无不记录着国计民生的悲欢离合。所以它就具有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的认识与解剖的价值,有时可能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百年炉火》提供给我们的正是一部内容丰富、意蕴深厚、文化信息密集、值得反复解读的百年历史缩影的大书。在一个大灾之年,一个母亲为了搭救因粮食稀缺濒临饿死的儿子,竟甘愿在丈夫和儿子的眼皮子底下,骑上仅仅提供了几升小米的陌生男人的毛驴远去他乡,而又在多年之后,靠乞讨返回故乡,精神几近崩溃,而后的岁月里,发病时唯有拉住儿子的手,才能在恐惧中找到依托。而卖妻的男人,在日后的漫长日子里,守候着这个女人,以他的家业和尊严,默默地承载着这个女人全部的希望,直至她的生命终结。这是一个卖身救子的故事,也是一个卖妻救家的故事,同时是一个奇特的民俗文化的场景。

从我们民族尊崇的伦理角度看,这样的故事将主人公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地步,卖身也好卖妻也罢,在女人绝对私有化的伦理道德层面,这是女人的羞耻,更是男人的耻辱。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在人们的意识里,是难以容忍这样的行为的。而无论是通读这部巨制,还是孤立这个情节,都无法得出谴责的结论,反而使读者的情绪深深陷入其中,或悲凉、或伤心、或无奈、或感叹,所有感情的纠结只能让我们唏嘘世道的艰辛和人世的无常。通篇这样的情节不在少数,每一次阅读都会给我们的心灵以极大冲击,使我们久久不能平静。

我只是在这部庞大芜杂的故事叙述中,随意牵出这个故事,不是因为它是书中最精彩的情节,也不是最令人难以排解的情感释放,而是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不乏菩萨式的大爱精神,也不乏儒家的救世情怀,更不乏老子道法自然的智慧,可数千年的历史,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演绎着大致相同的故事,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从盛到衰,经历着大致相同的过程,正如人们无法躲避死亡一样,任何英雄都无法使江山永驻。我们接着这个故事向下读,就会知道这个卖身救子的主角,以强烈的感情为支撑,将她的儿子雒武推向了家族荣耀的顶峰,然而,随着世事的变化和岁月的流逝,正如一个再强壮的人都无可避免的会走向衰弱最终难免死亡的路径一样,雒家的历史呈现出与愿望相悖的反面。那个因为世事的变化并没有再一次对他微笑,似乎理应被时代遗忘,在动荡的岁月中,他有可能成为打家劫舍的强人,但家传与家道,成就了雒家的大业,使雒家成为古镇上屈指可数的富户。这样的家业,本该顺着天理人道向前发展,然而,几十年之后人们在老街夕阳的残照中,常常见到他的后人。那时,他的后人已经不是以荣耀示人的大家公子,而是溜达街头的闲人。这故事其中所包含的意义与前一个故事一脉相承。前一个故事以悲剧开始,虽然令人心酸,却以正剧结束,终归给人以情感补偿;而儿子的故事以喜剧开始,却以令人心碎的悲剧结束,其结果更使第一个故事显出巨大的悲剧冲击力。两段故事的结局,揭示了世道的诡诈和不可捉摸。陈炉古镇难道不是这样吗?那个以制瓷业显赫乡里、满腹道德学问的牟家不是这样吗?作者稠密的讲述着这些故事,给读者传达的显然不是故事的本身,而是超越故事的世道密码。菩萨的大爱也罢,儒家的救世情怀也罢,老子道法自然的智慧也罢,虽然在教化的层面流淌于民族文化的血液中。然而,被欲望之网笼罩的人们,难以依据圣贤的教导,将个体人生导入真正的生命之源,从而摆脱邪恶的引诱。所以人心将自己最终毁灭。世道无休止的陷入轮回之中。

无疑,这使得《百年炉火》具有了超越史志的认识价值,它实际上构成了一副陈炉古镇心灵的《清明上河图》,让读者深入其中,见识百年中国的复杂和艰辛。尽管作者没有告诉我们故事背后的意义,却以丰富而又庞大的故事脉络,为我们编织出一个又一个世道人心的开端与结局。并在哲学和宗教层面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道人心的通道。只要我们对中国历史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书中的故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一定会有所感悟。世道的变迁在于人心的浮动。陈炉古镇最初的陷落,看似天灾,是一场巨大的天灾造成的,于是才有了朝廷的移民。即使前一次毁灭我们把它看作天灾,而后陈炉古镇的世事更迭,就绝不是天灾了,深陷其中的人心决定了它的走向。多年以来,我们的小说家,把批判的锋芒直至社会,把人性的失败大多归罪于社会,岂不知利益集团的财富攫取、社会道德的衰微、价值观念的走向,绝非统治者任意可以改变的,一切都是共业的显现。这其中,人心的作用是巨大的,古人讲世道人心,实际在说世道反观人心,人心决定世道。作者在叙述这个令人寝食难安的庞大的故事时,重点可能在于表述历史,为时代记录下家乡这段难忘的乡村记忆,但全篇实际上给了我们故事之外的宏大意义,使它具有了难以掩盖的文化价值。

行文自此,使我又想起另一个话题:当下的出版业,每年有近五千部小说横空出世,这还不包括难以计量的网络小说,按理推论,数量庞大,必然为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事实恰恰想法,大师已经不再重现,经典已经不再产生。这是时代的悲剧吗?不!仍然是人心的悲剧。相对于流行的所谓玄幻、魔幻的表现手法,相对于胡编乱造的商战、情场的俗套描述,相对于官场文化大行其道的反向教化,《百年炉火》在老老实实记述一段难忘的历史,真真切切在表达一段挥之不去的感情。作者并不是一位长年写作的职业写手,更不是一位已经成名的作家,但他的每一段文字,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叙述,都充满了文化情怀,他将自己对世事的理解,对人心世道的劝诫,对众多难以把握的命运的感叹,融入字里行间。作者怀着一颗大爱之心,书写着家乡的历史,述说着家族的血泪。你可以对这部作品挑出一百个不足,但你无法否认它所具有历史认识价值和宏阔叙事的尊贵。

2014年12月7日于青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33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0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81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07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2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1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7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0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9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32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7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06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