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第三(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①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

②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季氏应该用四佾。

③忍:忍心,狠心。

      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孔子34岁从周朝老子那里拜师归来,第一次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就是因为说了这句话,导致和鲁国大夫不和。此时的鲁国君王鲁昭公也被三个大夫权臣赶出了鲁国,流亡在齐国。

    “礼”代表着一种修身与治国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它不仅是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具体体现,还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礼乐规范君臣和官民的行为,让每个人都各安其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下属,千万不能越礼行事,否则就是对君上的不敬,就是以下犯上的僭越行为。如果任由这种僭越行为泛滥,社会秩序必将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将陷入混乱。

    “八佾舞于庭”在西周时期,贵族享用乐舞的等级,有着明确的规定,即:天子礼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不得擅自越级。

    古代的礼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礼制的精神仍有价值。现在,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企业,都有着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各职各人的权责,这便是现代的“礼制”。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章,组织和企业才能有效运作并产生效率。比如,作为员工或是中下级管理者,就应当服从上级的安排,不能越级行事,否则整个公司或者单位就要乱套了。而且,这种行为很容易被上级误解,严重影响事业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政还是做公司职员,只有谨守本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才能受到领导的青睐,保证社会或工作的稳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Day41本章为《论语》:八佾篇 【原文】 3.1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舞于庭②,是可忍也③,孰不可忍也?” 【注...
    王隽祺阅读 4,490评论 0 1
  • 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白话: 孔子评论鲁国的大夫季氏时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
    外婆的树洞阅读 1,306评论 0 5
  • 【原文】 3·1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注释】 (1)季氏:鲁国正...
    林夕1林夕秋阳阅读 4,066评论 0 5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17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11,339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