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
要读的书那么多,我该从哪本开始呢?
怎么样像读书达人一样,一年内阅读上百本书?
为什么读完了一本书,却不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呢?
或者花了很多时间读了很多东西,却又好像完全没有读过?
...
如果你常常有这些问题,那么,说明你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有些人读书速度很快。 阿加莎·克里斯蒂每年读200本书,扎克伯格两周读一本书,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天读一本书,如果夜晚足够安静的话,他一天能读两到三本书。
不仅是这些名人,在我身边也有很多比较优秀的人都喜欢读书,每周会坚持读很多书,而且涉猎广泛,文学、历史、哲学,还有一些工具书等都会读,所以他们的知识面很广,掌握很多的资讯,聊天时总是能侃侃而谈。
据调查统计,中国的政商领袖,99%的人都有每天阅读的习惯!世界上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读书64本!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犹太人那么聪明,成功的人士总是越来越优秀的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游走在网络媒体获取资讯和知识,但碎片化的信息快餐会让我们逐渐膨胀,而读书可以引导我们系统化思考,深度阅读能让我们知道原来自己是那么渺小。更宝贵更完整的时间,还是应该留给图书。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无论处在哪一个社会阶层,都能以较低的成本像上流社会一样汲取知识的营养。不过,如果能掌握一些读书技巧,会让我们更快速、更高效的阅读。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读书方法,叫做SQRDR阅读法,它有助于提高大家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SQRDR代表阅读的五个步骤:
浏览(Skim)
提问(Question)
阅读(Read)
画逻辑图(Drawing)
复述(Recite)
1. 浏 览
在阅读前先浏览一遍书籍。快速看一下序言部分,了解本书的主题内容,并在脑海中将书籍归类为某个类型,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书。
然后,研读一下目录页。目录页是作者花了很多时间来创作的部分,有些书籍的目录设计地非常精美,让人看一眼就有想读的欲望,所以可以花些时间研读。目录通常是对一本书基本架构的概括,能让你从全局了解书籍要旨,就如同旅行出发前要看一下景点地图一样。
之后,用2到3分钟时间快速翻看一下整本书,查看本书讲述的内容和形式,一些总结性的段落也可以简单略读,浏览完之后预估要用多长时间来读完这本书,形成全局观念。
2. 提 问
浏览完之后,我们需要去提出一些问题,把这本书当做一个老师,看看阅读过程中能否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这个步骤需要有意识的努力,有着一些潜在要输出的目标,能够使读者进入主动阅读的状态,而主动阅读是掌握材料内容最好的方式。
不带着问题去读书,一种可能的结果就是,翻完之后,合上书本,大脑一片空白,或者只记住了书中的几句话,这不是在读书,而是在消遣时间。
对于一本书,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
1)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论述主题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么,对我的启发在哪里,跟我之前读过的书有哪些区别?
4)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样的知识?
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可能并不恰当,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补充和完善,重点是要有这样一个过程。
带着问题去读,我们就不至于在读一本书时打瞌睡了,不至于眼睛已经不知不觉扫过了一页,而脑子中还在想着下一顿饭要吃什么呢。
3. 阅 读
这个部分就是进入了认真阅读材料的阶段,为你的问题不断寻找答案。
在这条路上,我们需要有一点专注度,为了避免分神,除了提问题、积极思考外,还需要学会一些“放下”的功夫。
比如说在这段时间内,尽量放下一些不要紧的事情,尽量放下手机(我会把手机调成静音且非振动状态,然后扔进包里)。
还有,做笔记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做笔记的喜好不同,有些人喜欢保持书面整洁,容不下书中有污点或者折痕,笔记都记在了本子上或者第三方软件中;而有些人习惯在书中勾画、做笔记,留下印记证明自己曾经走过这本书。各习惯之间差异不大,效率足够高就可以。
我习惯了用不同颜色的笔在书上涂画、在边角上加注释,我不介意书变得有多脏乱,我介意的是书在那里,而我从未翻过。
这个阅读环节想要读快一点,也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小方法。
1)给自己设定一个截止时间
我们知道,有些时间段里看书的效率特别高,比如在书店等人的时候或者坐地铁的时候。
因为等的人快来了,或者地铁的目的地要到了,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翻完。
这个方法用在平时阅读上,可以一天安排多个半小时读书,时间到了之后要做其他事情,比如看教学视频、做运动等,那这集中的半小时就会更加珍惜。
2)利用双手训练自己的眼睛跟着章节段落移动
艾德勒曾经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过一种方法,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
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继续增快手的动作,逐渐地,你就会发现速度已经可以比以前快两三倍了。
我们的手此时就像是个计时器,不只负责增进你的阅读速度,也能帮助你专注于你所阅读的东西上。
3)如果时间很紧迫,就只看核心章节
如何定义核心章节?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自己不熟悉的部分。大家都有了这么长时间的积累,很多内容也都有了一定的涉猎,跳过无妨,将精力聚焦到不懂的部分,也能有很好的收获。
第二是总结性的内容。一些畅销书特别是经管类书籍,都会在章末或最后给出总结性的观点,时间不够的时候快速扫一遍,不懂的部分标注出来,再找到对应的部分做深入了解,这也不失一个有效率的方法。
最理想的阅读是一目十行,且知道在讲什么。根据之前看到的案例和我的感受,高质量的速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够专注,但却是最烧脑细胞的,需要大脑异常兴奋活跃。
4. 画 逻 辑 图
完成第三个步骤之后,接下来就是拿出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也可以是笔记本),根据阅读阶段中残存的记忆将书本的内容绘制在里面。
这个时候你无须考虑是否全面美观、一些总结是不是作者想要传达的观点等,想到什么就画什么,开始去做最关键。
如果内容很多,可以考虑思维导图,可以手绘也可以利用专业软件,关于思维导图的软件很多,这里推荐XMind,一些快捷键非常好用。
绘制导图时,可以从核心论点出发,分解出次核心论点,再发散出论据。
而如果内容不多,则可以直接使用一些逻辑关系,比如递进关系、并列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对比关系、条件关系等。
初步画完逻辑图之后,这一步骤还没完!还有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完成逻辑图!
在画逻辑图的时候,我们大概知道了自己没记住的部分是什么了。此时打开书本,完善对应内容。
之前划的线、折叠的章节以及做的笔记也有了作用:能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对应的知识点。当这个逻辑图得到完善后,整个框架也就搭建清楚了。
5. 复 述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复述书籍内容,这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环节。辛辛苦苦花了很长时间把书读完、整理了一些自己看着都会感动的笔记,如果不能用几秒钟讲述一下书籍的主要内容,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我们需要做的,是再次合上书本,可以拿着自己绘制的逻辑图,假设面前站着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向他将其复述一遍。如果能够比较自如地将道理说清楚,那么书籍的主要内容便基本掌握,书便没有白读。
这也是检验记忆力和理解力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适用于各类干货、工具类书籍文章,自己曾经尝试过多次,屡试不爽。
掌握了上面SQRDR阅读法的五个步骤,快速高效地阅读大部分书籍都不成问题啦!!
另外,我还想补充一点,如果时间允许并且你很有意愿的话,可以进行“主题阅读”,也可以叫做“比较阅读”。
将本书的部分内容、章节和之前或者同时间段内读过的书进行比较,分析本书的优势和劣势,多方面、同主题进行对比,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这是高层次的阅读方法,需要读者读过很多书或者同时间读多本书。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是最花力气的,但却是收获最大的阅读活动。这需要长时间的修炼。
在阅读上,没有量的积淀,就难有质的飞跃。
希望大家都能饱读经书、活学活用,实现自己的阅读目标。
最后,给大家推荐3本关于“怎么阅读”的书籍吧:)
a. 《如何阅读一本书》[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这本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名作,自问世以来,就一路畅销。
在书中,作者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是渐进掌握的,每一层次都代表不同的阅读境界。
b. 《越读者》 郝明义
本书的作者是台湾著名出版人,他将阅读同样分为了四类:
主食阅读——生存需求阅读。
美食阅读——思想需求阅读。
蔬果阅读——工具需求阅读。
甜食阅读——休闲需求阅读。
恩,很像菜谱。
3. 《超级快速阅读》(德)克里斯蒂安•格吕宁
本书是作者通过亲身实验总结而得,教你如何在短时间内通过思维导图、阅读卡等方式掌握书本重点信息。
此书最大的特点是介绍了很多新的快速阅读方法以及时间管理方法,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本次就分享到这里吧,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