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疫情在家的这段时间,我思考了很多问题。
是的,说来好笑。
我之前很少抽出独立的时间,去深刻思考关于自我成长、写作、情感、情绪、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从校园步入社会,工作的这几年来,我的心态不时浮躁。面对很多事,表面看似淡定,内心却躁动无比。
我可以一个人把自己照顾好,把工作上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处理妥当。我可以让朋友开心,让家人放心,让周围的人大笑。
唯独,忽视了自己。我指的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
总觉得现在一成不变的安稳,不是自己想要的。我想跳出这个圈子,去挖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02
人总有惰性,如果身边没有一个真实的励志朋友,鼓励督促你前进,改变,你就会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不知不觉间over了。
偏偏我又喜欢和自己内杠。
头脑发热,给自己定了很多目标,运动,学日语,背单词,写日记……每一个都去尝试,每一个都无疾而终。
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自我怀疑,失落彷徨中,不知道自己未来可以干什么,擅长什么。
我连吐槽倾诉,都找不到一个人。大家都这么忙,谁愿意听你那些乱七八糟,负能量的东西呢?
每天浑浑噩噩过日子,上班又下班。
夜里失眠,头发大把的掉。
打开手机,看到各种新闻公众号的各种鸡血和鸡汤文,在我接触不到的圈子里,屏幕那头,同龄的小伙伴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
我说我喜欢写作,但简书开了三年,更新寥寥无几,我说要坚持写影评,结果电影看完了,和同伴讨论了几个回合,就没下文了。
就这样,我一边置身于琐碎繁忙的工作中,一边任自己随波追流。
每到周末,在难得空闲的时间里,一言不合,有一点不如意的地方,就跟男朋友吵闹。其实我自己明白,我在借吵架,发泄我内心深处的焦虑和害怕。
每次吵完架,身心疲惫,两败俱伤。
我不能任由自己这样,被糟糕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万事皆有因果。我开始思考这些情绪背后的原因。
在看了李欣频的《人类木马程序》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自己身上最大的原因:不自信。
因为不自信,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茫然无方向感。
03
正如亚历山大·劳埃德所说:人类的问题只有两种根源,一个是感到自己不重要,另一个是没有安全感。
这都是没有自信的表现,对自我价值不认同。
但我又觉得奇怪,因为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算是比较自信的人。
李欣频说: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例子,当选择这句话作为座右铭的时候,你是否觉得现在的你不够好,所以才要以此激励自己?
恍然大悟。
我就是喜欢这句话的人,而这句话,这就是我思想中的木马程序。
的确,处在快节奏,有竞争与评比的碎片化阅读时代,我时常感到压力。在没有什么实质行动的改变下,我经常自责自己不够好。
我牢牢抓着这个木马程序不放,也不愿意改变,以为它是激励让自己更好,不断进步的信念。
所以,看到别人比我更好,更优秀,更成功时,我就有莫名的挫败感,焦虑感。
当我对自己不满,对生活不满,对未来充满担忧和困惑,内心带着这样的低频率去做事,怎么能做好呢?
全然接纳每一个当下的自己,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
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每一次经历里的好坏感受,对自己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不必因身处低谷,而丧失看到阳光的信心。自信之于人本身,就如钢筋水泥之于高楼大厦。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我否定了自我存在的意义价值,也就永远也不可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凯瑟琳老师说:情绪没有对错,情绪的到来是为了让我们通过情绪,挖掘背后的真正需求。
如果这个假期,我没有为此思考,不去找原因,继续放任自己的情绪,真不知道以后的我会怎样。
不自信,让我急迫想看到“更好的自己”。
如同我在三月播撒种子,四月就想看到果实。违背了大自然规律的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吾日三省吾身”,那普通的我,又该如何去做呢?
学会反思自己,凡事先从自己的身上先找原因,挖掘情绪和行为背后,隐藏的真实木马程序,找到清除的方法。
我相信,这是在描绘自己人生蓝图时,最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
【我是蓝小嗨,关注我的文字和故事,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