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之前女儿曾推荐我读这篇文章,一直没读。最近入手一个阅读器,在里边看到了这篇文章,就读了起来,文章不长,一口气读完了。之后,又反复读了几遍。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史铁生于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午餐半小时》等;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我与地坛》是1991年发表的,作者过去15年间,在地坛度过了很长的时间,文章集合了作者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内容涉及到地坛的景物、四季的变化、和母亲的往事、经常见到的人物以及对于生命的深入思考(要不要死?为什么活?为什么写作?)等。
重点分享几个我觉得印象特别深刻的内容:01 对地坛中小动物细致入微的描写;02 对母亲后知后觉的爱;03 时运不济的跑者;04 弱智的漂亮姑娘;05 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
01 对地坛中小动物细致入微的描写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蟋蟋夙夙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蜂儿、蚂蚁、瓢虫都是常见的小动物,却从未像作者这样细致、用心的去观察过它们,更不曾听到那“满园子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只有像作者这样的细心观察和聆听,才能从荒芜中看见生机吧。
02 对母亲后知后觉的爱
我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很多时候,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作者的母亲突然离世,没能看到他在写作方面闯出的新路,也没有看到他获得的成就。作者在园中经常回忆起母亲,那个曾为自己担忧,深深的爱着自己的母亲。
我也是在母亲去世以后,才越发的体会到母亲给予我的爱,是那样的无私和伟大。
03 时运不济的跑者
第一年他在春节环城赛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都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闻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没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橱窗里挂前六名的照片,他有点怨自己。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却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几乎绝望了,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
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吗?
努力不一定就能成功,影响成功的因素很多,但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虽然这位跑者最终得了第一名,但照片终究还是没能挂在长安街的橱窗里,可这重要吗?也许重要,也许已经不重要了。
04 弱智的漂亮姑娘
在过去的15年间,作者在地坛见到过很多人,有那对老夫妻、女工程师、歌唱者、跑者,还有一个小姑娘和他的哥哥。多年以后,作者才知道那个姑娘居然是个弱智,不过现在已经是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了......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姑娘。
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有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和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所有的人都一样健、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
愚钝和机智,丑陋和漂亮,恶劣和善良,卑下和高尚,残疾和健全,苦难和快乐......世间包罗万象,丰富多彩。那么谁愚谁智,谁丑谁美,谁苦谁乐呢?似乎无法掌控,只能是命运的安排了。但无论如何,丑女造就美人,愚氓举出智者,懦夫衬照英雄啊!
05 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
作者多年在园中坐着,一直有三个问题交替着困扰他: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对于这三个问题,作者经过反复的思考,得出了下边的答案:
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
为什么活着?因为想活着,还想得到点什么,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感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
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在作者想清楚了这三个问题以后,生命的真谛也更加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了: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作者于2010逝世。但,我相信: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那不是作者吗?是的,那就是作者。正如夕阳也是旭日一样。
金花
2023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