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world neurosurgery 的同行评审报告
题目
Endoscopic, Endonasal Variability in the Anatomy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颈内动脉解剖中的内镜、鼻内变异
作者来自三个国家:美国,法国,阿根廷
摘要
背景
经颅入路的颈内动脉(ICA)的经典三维模式不一定适用于二维内视图。修改现有的ICA节段分类,我们通过鼻内入路确定lacerum裂骨(C3)到clinoid斜骨(C5)节段的内镜定位。
方法
在20个尸体头部,我们根据C3到C5节段的形状和角度对内镜外观进行分类。测量了动脉之间和ICA与垂体之间的距离。
结果
我们确定了4种常见的ICA模式:I型到III型左右匹配,而IV型是不对称的。80%的标本垂体与ICA有直接接触。在20%的标本中,垂体与海绵窦节段之间存在间隙。在不收缩动脉或垂体的情况下,可以进入海绵窦内侧的后侧。裂孔与海绵节之间呈梯形(80%),沙漏形(20%)。
结论
在内镜下入路中,区分裂片和斜突段之间的ICA类型有助于澄清动脉与其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采用ICA节段的经典术语提供了内镜相关性的一致性,定义了潜在的内镜通道,并强调了动脉接触的关键步骤。
注:本文章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若转载或引用请联系作者,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