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包括指数基金,房地产等)短期内无法预测,长期来看永远是向上走的,因为人类经济总体是不断向前,风险趋近于0.
而定期存款(包括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短期来看收益是确定的,长期来看风险巨大,因为这类投资产品几乎跑不赢通货膨胀,投资的时间越长,贬值的幅度越大
数据分析:
房地产以武汉为例:主城区2007年均价4000 ,2017年均价19000,10年收益约为5倍,年均回报率约17%
指数基金以华夏回报为例:2004年至今累计涨幅1100%,14年收益约为11倍,年均回报率约19%
假设定期存款(包括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以6%的年利率计算(实际这类5年期以上利率大多也达不到6%),10年收益为1.79倍。
假定以100万为例,
如果2007年拿100万买武汉市房产,到2017年大约值500万;如果房价保持过去10多年的增长速度,那么20年后大约2300万,30年后大约1.11亿。
如果2007年拿100万买华夏回报(或者类似指数基金),到2017年大约值569万;如果是20年大约3200万,30年大约1.84亿
如果2007年拿100万买定期存款(包括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到2017年值179万;如果是20年320万,30年是574万。
注:房产收益有2点值得补充,其一,并没有加入租金收益,其二,如果是以贷款买房,相当于加杠杆。例如,100万房产首付20万,相当于用了5倍杠杆,如果未来房价实际每涨1倍,那么意味着实际投资回报比涨了5倍。过去10年房价涨幅为5倍,那么实际500万的资产对于当初投资进去的20万而言,相当于涨了25倍。
如果拿房产与定期存款类对比,2007年购买力为1,那么10年后定期存款类购买力仅为房价的0.35. 二十年后为0.13,三十年后为0.05.
不同的选择,加上时间的复利后会产生巨大的差异。银行的理财产品确实叫理财,但是这种选择加上长期这个维度,会让人越理越穷,财富差距会越来越大。
但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放弃定期,货币基金类理财产品。资产的合理配置是很重要的。如果把全部钱投入房产和股票基金中也是不合理的。
定期,货币基金类无法抗通货膨胀或者房价涨幅,但是可以作为应急备用金存在,急用钱的时候有作用。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投资理财无法千人一面,而是千人千面。大体来讲年轻人股票房产对比定期存款比例可以为8:2. 五十岁以上中老年人比例可以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