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辛听到很多关于不丹的负面声音,幸福的国度被评价的一无是处,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被评为“最幸福的国家”难道只是媒体口中的幻影和骗局?
首先,小辛要说的是,旅行,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每个目的地都会发现美好或不堪,忽略美好,却将细微的不堪无限放大,以偏概全的否定一个目的地,一个国家,不仅仅是角度的不同,更是心态的差异。
或许我们应该更客观的,发现最真实的不丹,而不是从人云亦云的网络唾沫中以偏概全。
不能自助游,更不适合“穷游”
上世纪70年代,不丹也曾迎来大量背包客,但出于对自然和文化的保护,如今不丹政府规定,游客必须以组团的方式前往,不能在不丹国内自助游,也不可以离开团队自由行。
不丹团队游的费用都够去一趟欧洲,是因为不丹政府规定旅游旺季游客每天最低消费250美金,其余淡季200美金,每年还限制游客入境1万人,不丹本身就是奢华目的地。
不丹大可以抛开这些禁锢,让旅游更大的带动经济增长,但正是对消费水平和人数的限制,才让不丹保持最原始的自然风貌和宗教文明。
如果抱着穷游的心态到一个奢华目的地,不仅会受价格困扰,更将无法领略当地的美好。不丹是缺少先进的物质,但纯净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宗教氛围、朴实的不丹人,是物质换不来的。
不丹所谓的“幸福”是“大量精神+少量物质”
什么是幸福?答案因人而异,但不丹所谓的“幸福”是建立在对物质的不追求上,是活在自己建立的“大量精神+少量物质”的幸福中。
不丹的设施的确不算发达,他们曾想建成像瑞士那样方便、快捷、幸福的山地国度,但如今60公里直线距离的山路依然要开3-4小时。
但不丹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宗教国家,其中75%的人口信仰佛教和原始宗教,当我们追捧时尚明星的时候,不丹人却以传统朝拜、舞蹈、射箭为快乐,享受拥有精神归宿的幸福。
这里更适合已经遍览群国、游历丰富,愿意付出奢价去体验这种抛开物质的幸福,就算是颠簸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山路上,或是在宗堡旁边的小溪发呆。
高额的费用自然得到奢华的享受
即使在欧洲、北美、澳洲、日韩等旅行,价格差别一定会影响体验的线路和品质。虽然不丹物质条件有限,但也不乏顶级享受。
世界知名的小众奢华品牌安缦,就在不丹打造了5家酒店,完全可以汇集所有奢华元素,但却选择建造铺着原始木地板,不设电视的酒店,就是想告诉人们,能在纯天然的环境,排除所有烦恼的发呆,才是奢华。
穿上不丹传统的服饰,赤脚走在莫河沿岸的松树林,寂静无人聆听鸟语依依。安缦大厨采下挂满露珠的鲜蔬,烹调原生态的味道。支一方桌,泡一壶香茗,惬意的午餐再无时间约束。
在不丹安排的每一餐都是提前预订,现从地里采摘,边洗边唱着歌,几乎要3个小时,每一份熬煮都倾入感情。
听德高望重的活佛讲述人生真谛,跟着当地人到祈楚寺朝拜圣地,虔诚绕行不丹国家纪念碑祈祷,参加不丹最为隆重的戒楚节,体验王室最爱的热石浴…
旅行的感悟终究源于自己,调整好心态,选择合适的体验,才能感受到不丹的幸福。也才能感受到每一个你忽略掉的地方。
小辛始终相信
每个地方都有一个温柔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温柔的名字
而这个世界更是充满了善意的温柔
-End-
这个世界是个温柔的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