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孩真没礼貌”,“这人彬彬有礼”,“去朋友家要带礼物”,我们对礼已经不陌生了,甚至礼这个行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深深的刻在了脑海里。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行礼?礼有什么作用?你确定礼都做到位了吗?
那么,还是要从礼的起源说起。
周之前,已有夏礼和商礼,但是由于文字的限制以及记载的缺失,此前的礼不得而知,礼的相对完善之时,便是周朝,相传是西周的周公(即周公旦,姬姓)对之前的礼进行了加工和整理,形成“周礼”。
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然后分土封侯,周王即成为诸侯的共主,自称天子(这是王权的神化)。自天子至于士,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统治阶级。西周统治者分为十个等级,上下级互相统属,《左传》昭公七年里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王、公、大夫、士为贵族阶层,皂、舆、隶、僚、仆、台为贱役,农奴统称为农夫或者庶人,不划分等级。等级既然已经出现,那么对应的礼乐也是要确定的。西周的礼乐主要通行于士以及士以上的阶级,下层人民只有刑法,《礼记·曲礼》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牧殷》铭文:“丕用先王作刑,亦多虐庶民。”可见一斑。
《礼》是五经之一,也叫《仪礼》、《礼经》,《周礼》分为五礼:吉礼用于祭祀活动;凶礼用于丧葬和哀吊;宾礼用于诸侯朝见天子;军礼用于军事;嘉礼用于吉庆活动等。也有人想,乐去哪里了?春秋时代,人们都说礼崩乐坏,其实礼乐很多时候是放在一起的,有礼而又乐,共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
礼乐是天子用于约束贵族的行为,以明确尊卑关系,防止僭越,便于统治。诸侯享用天子的礼乐,卿大夫享用诸侯的礼乐,就是僭越的行为,不合规范,当大家在做这些行为并且习以为常的时候,就礼崩乐坏了。《左传·宣公三年》里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这是楚王问鼎的典故,春秋时期,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向周王朝炫耀武力,竟然到周王室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要知道西周时期,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里说:“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楚国只是周王室分封的子爵(西周春秋时期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楚庄王问鼎,是僭越行为,是想取代周室?
如今的礼,跟古代自然是不一样了的,中间毕竟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的礼,主要还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一般属于道德方面的内容。我们国家对外宣称是礼仪之邦,毕竟有着多年的礼的历史,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礼崩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是人教之错(养而不教父之过),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除了教导知识,还需要在小孩的礼仪上下功夫。
礼之存在,区分蛮夷,蛮夷国家不知礼仪,不行礼,和野兽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