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22日返回陕西延安的时候,顺路到灵武市临河乡的水洞沟遗址游览。
水洞沟遗址是目前中国最早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因而成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水洞沟人生活在距今1-3万年的史前时期,在水洞沟遗址,发现了打制石器和打磨石器,可以确定水洞沟人跨越了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对水洞沟的游览是从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开始的,博物院外形独特,是按照水洞沟出土的一件石器的外形修建而成,里面展示了水洞沟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出馆后,步行数百米就到了张三小店。张三小店是按照原来的模样复制而成,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和德日进在宁夏灵武的边沟河流域发现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后来他们对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上进行了部分发掘,当时的落脚点就是张三所开的骡马店。一家小小的旅馆就这样和一个伟大的史前遗址牵连起来。
张三小店的旁边是复制的水洞沟村,当年的水洞沟人住在这种半穴式的房子里,冬暖夏凉,适合北方天气,和西安半坡人的房子相似。在这里,乘坐电瓶车可以到达体验区,体验一番钻木取火的古人生活,也有考古体验区,那是给孩子玩的,用小铲子翻几下土,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在水洞沟有两处考古现场,考古人员在忙碌着,可以旁观,但是不能进入参与。
明长城是水洞沟的另一个景区,夯土筑就的城墙向东西两边蜿蜒而去,爬上烽火台,长城外面就是毛乌素沙漠,手机定位已经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遥想当年,长城内外,金戈铁马,沙场秋风,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如今,只剩下空寂的风,送来阵阵凉意。
沿着明长城前行,就到了据说是水洞沟最美的景区——芦花谷。在一片荒漠不毛之地,一边是长城遗址,一边是各种形状的雅丹土林,其间竟然藏着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滋养着两岸的芦苇,绵延三公里,宛如一条绿色的绸缎铺展在黄土中间。芦苇青翠,摇曳多姿,溪流潺潺,鸟鸣啾啾,在塞上高原遇见这样的风景,还真是意外。
出了芦花谷,竟然是一个偌大的湖泊,名曰红山湖。湖中有船,可以坐船游览。长城紧贴湖的北岸,因为临湖,又和别的长城不同,被称为水岸长城。从西北的嘉峪关到东北的山海关,绵延万里的明长城基本上都是在没有人烟的荒漠之中,或者高山峻岭之上,能够有一段与湖为伴,既是长城的幸运,更是湖的幸运。
绕过红山湖,可以乘坐马车、竹筏、骆驼车等前行,就来到藏兵洞。在明代,为了防御蒙古人的侵袭,在长城沿线设立了城障,这里就是有名的红山堡,驻扎部队,建立起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这里沟壑纵横,两边是矗立的黄土,于是随方就圆,在黄土崖壁上挖洞,修建兵营,藏兵洞因此得名。藏兵洞内,仓库、宿舍、灶房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除了较好的隐蔽性之外,还有防御作战功能,而且建造方便,工程廉价,待在里面,冬暖夏凉,十分舒适。
从藏兵洞到景区东门,要穿过一段长长的黄土峡谷,峡谷两岸经过常年的风雨剥蚀,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过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有的宛如一对恋人,相亲相依,也有的如怪狮猛兽,雄踞怒吼等,总之,各种形状,可以任由游人想象。
出了水洞沟,在景区东门,极目四望,一片苍茫。好像刚刚从梦中醒来,所有的美景一下子都在眼前消失了。水洞沟呢,就被藏在心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