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大公司都对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表现出了浓厚的性趣,这些技术在游戏、在直播、视频娱乐、医疗、教育领域等也都用不错的表现,很多人将它们视为下一个大型产业方向。同时中国的经济增涨也越来越依赖消费,所以虚拟现实产业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国家政策都是支持的。VR和AR从长远来看,的确会成为下一个产业方向。但是至少10、20年内,它不会像各大公司描述的那样美好。虽然只是一个愿景,各大公司还是喜欢那讲故事,骗投资。以手机为例,几千元一部的手机,是各大软硬件公司以及生产制造公司的技术多年积淀的结果。VR、AR要达到手机这种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情况,5年内价格不会便宜。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不管是VR、AR,智能机器人还是无人驾驶汽车,这个趋势大家都知道,关键是什么时候达到,以什么方式做到,做好前者体现了商人的敏锐,做好后者体现了发明家的伟大。
1.现在每个公司做的VR和AR产品,相应的内容产品格式各不兼容,没有标准化,比如沉浸式游戏,每家公司都推自己的平台。(这里我将AR和MR合并来提,因为凡是 MR 的模式,首先必然是 AR 模式的,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状态的描述,当用户使用 AR 设备时,必然将数据服务和现实世界的现实进行了叠加,即是 MR 形态。所以,把 MR 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来提出是不合时宜的。)
2. 即使标准化,像VR和AR式的游戏和视频,或者场景交互,想要做到优质体验,花费的人力和物力不小。换句话说一般小公司玩不起。大家玩游戏也有体会,游戏制作成本3D>2.5D>2D。所以,VR和AR式的游戏和视频的开发成本肯定也远大于常规技术开发的成本。
3.VR和AR以现阶段发展来看,绝大多数产品倾向于增强现有产业的消费体验,但是这些技术可能刚开始大家觉得新奇,非常想体验产品,可能过了一段时间就会觉得寡然无味。打个比方,无人机好玩吧,一两天还行,玩一年你试试。当然,我不否认有无人机疯狂爱好者,但是这些疯狂爱好者支撑起来的产业远不及手机行业。VR和AR想长期吸引消费者去使用,必定要联网,让消费者去联网娱乐、社交,才能产生关系型数据,让性能和体验达到消费级。
4.VR和AR的内容爆发动力是终端用户持有量,但是它们硬件本身就是一个还未发展成熟的鸡肋产品,消费者不会大量买单。由于没有足够数量的用户,内容开发者做内容的激情和动力将大打折扣,稀缺的内容会在一段时间内会制约VR、AR的发展。
总结,VR和AR目前的硬件和软件水平都没有达到大众消费级别,在今后10、20年不会成为科技消费产品主力(手机、电脑等可以算),现在各个公司跟风进入这个行业,很有可能会重蹈Google Glass失败的覆辙。(Google glass正是增强现实技术的落地产品之一。)在这里我要讲一个人——乔布斯。我最佩服他的一点,就是他敏锐的商业眼光,他首先会对已有的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属性后,在对此技术进行巧妙应用。在他执掌苹果公司期间内,很少搞一些科技噱头去玩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也不会被动跟风投入,总是在技术发展关键期进入市场。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已经存在的技术,在他手里化腐朽为神奇。我希望各大公司能够意识到这点,转而发展更具价值的产业为自己公司打好基础,否则产业泡沫将现,浪费了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