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曰:善。愿闻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
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岐伯曰:明乎哉问也!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
(解读)
“帝曰:善。愿闻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黄帝道:说得太好了。我想听听六气的步位是如何的?岐伯说:一步就是六十日有零,所以二十四步以后,其奇零之数积满一百刻,就成为一日。
“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黄帝道:六气与五行相应的变化怎样?岐伯说:六气的每一气位都有始有终,每一气有初气,有中气,又有天气和地气的分别。所以推求起来也就不能一律了。
“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黄帝又道:怎样推求呢?岐伯说:天气以甲为开始,地气以子为开始,子与甲相互组合,称为岁立,只要仔细地推测四时的变化,就可以求得六气终始的会合。
“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岐伯曰:明乎哉问也!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黄帝又道:我希望听听每年六气始终的早晚顺序怎样。岐伯说:问得高明啊!甲子的年分,初气开始于水下一刻,终止于八十七刻半;第二气开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止于七十五刻;
“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第三气开始于七十六刻,终止于六十二刻半;第四气开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止于五十刻;第五气开始于五十一刻,终止于三十七刻半;第六气开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止于二十五刻。这就是六气第一周始终的刻分数。
今天学习了六气始终的早晚顺序。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