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兴趣来得快,去的也快,就像龙卷风。每当听到一些新鲜事物时,我总是兴致勃勃,然后开始搜索学习教程,自己钻研,但总是停留在皮毛上,不肯深究,久而久之就忘却了,然后又开始一轮循环。
比如PS学习、比如视频剪辑、比如写作等,都是一开始像打了鸡血一样去学习,大致了解后,也动手做过一些东西,但跟大神们一比,就相去甚远,然后望而却步,钻研的兴趣也就淡了,除非工作上要用到,又会重新捡起,从来没有系统地学完一项技能。
从读书以来,一直是个三好学生,唯老师话是从,以至于现在有时总觉得自己是书读多了,脑子变僵化了,很难冒出一些有趣的点子。我很喜欢那些文字幽默的人,觉得他们的生活一定非常有趣,因为创作来源于生活,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那他一定不会写出精彩有趣的文字。
我从不否认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执行者,领导交办的事情,我会快速处理好。但我深知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个体,缺乏自己的个性,在乎太多外界的看法,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感受。今天听《吴晓波频道》时,他说到,他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听了一场演讲,让自己从一个集体主义者变成了个人主义者,他觉得他不用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负责,只用对自己负责。且不论这种观点的对错,但这样的人更容易有自己的主见,不会被社会同化,会保持自己的特立独行,不会人云亦云。
活了二十多年,似乎没有哪件事是一直坚持下来的,哪怕是坚持几年,除了大学那会儿坚持玩了三四年游戏。脑子里经常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也只是想想,没有动手去做的勇气,总是瞻前顾后,还没有开始,就开始否定它的可行性,就这样扼杀了自己的梦想。
所以,这次,我告诉自己说,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弃。或许一年、两年看不到成效,但是读书、学习、写作都是有益的事,它会在未来的某个场合帮你表现的更出色。
最近看《中国诗词大会》学到的一句话:若有诗词藏心中,岁月从不败美人。我相信董卿的学识、涵养、眼界、谈吐都不是与生俱来或一朝一夕练就的,那些都是经过岁月的洗礼,沉淀下来的坚持,它让你遇见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