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近来的我似乎沉寂了许多,原先每天几次的朋友圈动态没有了,之前每日一篇的文章断更了,曾经五花八门的爱好消停了。
有人或许会产生“这人有什么事儿了吧”之类的猜想,当然也有人不会注意,大家都挺忙的,我又不是什么名人,做什么不做什么,原本也不会引起别人特别的注意,这应该很正常。
可是对我来说,这却是一种很大的转变,可以说我确实有事儿了,但也可以说没事。
说有事是因为我的心境与对事对物的观念和态度有了变化,说没事儿是因为我的生活一切正常,没病没灾,无大悲亦无大喜,和所有普通一样过着平淡的日子。
那到底是什么变化呢?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我终于认识到时间有限,只要能够集中精力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就好。
热闹处没自我。
从小我就喜欢安静,像大多数人那样会玩会耍,会有许多生动回忆的童年,我是没有的。至今唯一留在记忆中的,只有乖乖的上学,然后回家做完作业,接着帮妈妈做点零活,或拣豆子,或摘花生,或提着篮子去挖野菜去拔草。
母亲一直鼓励我好好念书,却也曾希望我像别的孩子一样有出息,比如会连珠炮似的说话,这样显得聪明;比如很勇敢地与人交往,那样会很能行(方言,意思是很能干很厉害),母亲甚至希望我能在受欺负时,通过自己很有面子地怼回去,这样的我才应该是母亲当时的骄傲。
可是以上几点我统统不会,我的话很少,平时宁肯听收音机里的广播剧也不愿过多和人打交道,更不会与别人针尖对麦芒的干架骂仗,总体上我是一个有些懦弱女孩。
也曾想着改变,却一直没做到。以前为此很自卑,后来逐渐明白好静的性格也有优势,而所谓的懦弱也只是我有所取舍的人生态度,在自己认为值得的事上,我其实是坚定而果敢,坚强而自信的,而懦弱的表象也让我远离了不少是非。
当我终于知道什么才是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时,生命却已走到了人生的秋天,之前的瞎扑乱撞浪费了太多宝贵的时光。时间对于中年人来说,真的已经太有限了!
近一两年来,我用一种让自己忙起来的方式调整好了状态,我用几倍于年轻时的热情经营着每一天,读书、写字、诵读、听书、瑜伽、跑步,每一样都有兴趣,每一天都忙忙碌碌,每一刻都充满激情。
朋友们说我很自律很勤奋,觉得我上进而阳光。我也陶醉在每一份细微的快乐里,让日子飞也似的一点点过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追求似乎提高了,我逐渐不满足那些浅浅的喜悦与充实,我更在不断追逐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各方面的短板与缺陷。
像人类所有的贪念会带来不满足和不快乐一样,我也渐渐找不到最初的开心与轻松,我焦虑又迷茫,甚至有了严重的自卑感,为此我还专门写了一篇《人到中年,我忽然有些自卑了》的文章。
昨晚看到一位姐姐在我这篇文章后面留言,她说你的自卑实际上是因为你对自己期望值很高,自卑不是坏事,它让你超越自己,追求更大的价值。
这位姐姐已经在写作方面有了很大收获,她之懂我让我感动,也给我动力,更让我坚定了沉下心来潜心磨炼的决心。
朋友圈发动态是我所爱,那么多爱好也是我所爱,可是相比于阅读写字这份沉在骨子里的爱好,其它的实在分散我的精力,切割我的时间。我不是超人,我也没有年轻人的体能和精神,既然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我就理智地舍弃相对来说不那么必要的,选择自己怎么也割舍不下的,然后与之快乐相伴轻松前行,这样或许才能缓解我莫名的焦虑,也或许才是我应该坚持的方向。
而在这阅读写字方面,我仍然要合理安排我的时间,阅读肯定无法兼顾网文、电子书和纸质书,写字也没精力经营各个平台,也没有分身术顾及多种领域各种文体。总之,我是个不能处理复杂问题的人,那么我就简单点,重点放在一种形式,一个平台,一种领域。
于是,在度过了最初的眼花缭乱横冲直撞疲惫不堪之后,我又一次忍痛割爱舍弃了很多,有些难受,却必须如此。
人生太匆匆,生命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放弃的过程,没有果断的放弃,就没有顽强的坚持。
如今的我不再困囿于各种手机软件,也不想被各种付费的免费的学习所牵累,更不愿沉溺于别人的精彩言论里失去自己的思考,我的时间和精力应该用在自己真正喜欢并愿意坚持一生的事情上。
除此之外,我也不想让自己陷入人世的繁杂莫测里,本就不喜欢,更别说擅长了,何必自寻烦恼浪费时间呢?
我不会因为自己的不合群而自卑,也不会因为无法八面玲珑而自惭形秽,更不会因为别人的看不惯或者误解而改变自己本来的样子,我是我自己,我有我的选择和放弃,我认为值得的一定要坚持,我不看中的,哪怕再好也是没用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倚重,我心心念念的你未必喜欢,你欣赏的我或许不愿驻足。所以,作为朋友、亲人、伴侣,各人做好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就好,不强求他人和自己一致,也不剥夺别人有所看重的自由,如此,岂不各自相宜逍遥自在?
人生一世,白驹过隙,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更重要更喜欢的事上,才是人生的睿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