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我们在家看了宋小宝首导的电影——《发财日记》。冲着他不走院线圈钱这事儿,全家给打8分。依旧浓浓的东北式幽默,欢乐中透着一丢丢哀伤。有娃的跟未婚的人看本部电影的着眼点不同,我的感受就是难受,想写点什么。
本片讲述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爸爸一路养儿子的喜怒哀乐的故事。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自己却拼了命赚钱养活捡来的儿子。无房无钱无技能的农村单身汉,养活孩子真的太难了。故事的结局宋小宝也没发财,我在“日记”回忆的全程里始终揪着一颗心,暗自为这个家庭哀叹。庆幸的是,电影的结局是好的,儿子没有彻底长歪了,一个大变故让张一山扮演的儿子宋天意从男孩蜕变成男人。儿子的醒悟给剧情画上圆满的句号,过程却让人深思:现今多少如同剧中宋小宝一样普通的家庭,每天上演的是辛酸和无奈?
与现实里很相似的是这个家庭的贫困。宋小宝饰演的单身父亲,一边打工一边养儿子,打工与照看孩子两难的境遇看得真压抑。儿子到了读幼儿园的年纪,拿不出园费多亏好邻居帮忙;为了赚到儿子读小学的钱不得不去干最危险的工作。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儿子读了小学后的那段,读3-4年级的孩子开始叛逆,单亲家庭长大的天意被同学欺负而带来的复杂变化。
有这样一个桥段:农民工身份的宋小宝为了不给儿子天意丢脸,在去开家长会前特意打扮了一番,最终因为“杀马特”的怪异装扮遭到儿子同学的嘲笑,令儿子无地自容痛恨爸爸。演到此处老公向我提了一个问题:这种情况到底是怪父亲还是怪儿子?也许这部喜剧电影为了搞笑效果,将一位中年父亲折腾成杀马特,现实里的我们也不会做出这么“辣”的事。
但这又告诉我们另外一层意思:不是每个父亲都有着优越的社会地位,“杀马特”与西装革履的装扮形成一个反差,阶层的反差。
与《发财之日记》同样表现社会底层,由邓超主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父子间的爱与沟通令我印象深刻。父亲亲自带着娃一步步逆袭,最终让娃成了可塑之才。这两部电影的差别是一个与娃沟通,一个没沟通,两个孩子最后的结果也不相同。从两处不同之处我发现:邓超坚持反对孩子到学校寄宿,与孩子相处的剧情让很多家庭自愧不如;宋小宝义无反顾将孩子寄宿到学校,又是多少家庭的无奈之选。
影片中儿子对宋小宝的冷漠,恰恰是孩子缺少关爱与沟通所致,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生活。
我也听过认识的人中吐槽孩子成绩不佳、不听管,我很理解他们。为了生存,就要放弃对娃的陪伴;没有陪伴的孩子,又有多难能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太多的家长亏欠孩子的并不是富足的生活,仅仅不过是一顿晚餐,全家人每天围坐一起聊聊各自的事,聊聊快乐与烦恼。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就有了属于他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爱与约束。
几年前我有一位邻居,她与老公都是我们这里国有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尚可。夫妻早早就给孩子规划好了未来,在孩子小学毕业之际,将孩子送到了昂贵的寄宿制私立学校。在我们这里能入这所初中的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学校的升学率也在全市占领先地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送来这里就高枕无忧了,将来一定能考上市重点高中。
邻居大姐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要看到她都是一脸轻快与满足,提到孩子就滔滔不绝。然而一年后的她没了最初的喜悦。孩子每周从学校回到家里一句话都懒得对父母说,进门就躲进卧室,还将门反锁,任其父母怎样去问,孩子依旧沉默。曾经贴心的小棉袄变得冷冰冰,曾经小学优异的成绩,在初中一滑再滑。孩子的笑容越来越少,后来一直到中考结束读了职高。
我在心理学书上看到,关于青春期叛逆与抑郁症,家长要特别区分开来。不要简单地认为小孩子就不会得抑郁症,而把“病”错认为孩子是叛逆。大姐特别后悔,不该将女儿送去寄宿学校,如果多一点沟通和关爱,也不至于孩子最后与自己离心;自己对女儿曾经憧憬的大学梦,随着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最终连高中也没考上。我劝大姐,孩子健健康康的,这就够了。我心里却想告诉她,孩子没得抑郁症这是多么万幸的事啊!
《发财日记》里,儿子宋天意对父亲大吼:你就为了你自己才把我送去寄宿,你现在满意了!也许这是很多孩子内心里对父母不满而想宣泄的,只是在应该说出来的年纪没有说出来,结果在宋天意变成了混混之后才将内在的情绪喷涌而发。孩子哪里理解父母的辛酸,爸爸妈妈一切都是为了你啊!但“一切都是为了你”这句话有多么空洞、乏力。如果在孩子还需要父母的年纪,跟孩子不隐瞒、不欺骗、多一些交流,是不是情况就会不一样了呢?
现实生活里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之多令人乍舌,而城市里呢?为了生存而劳累的人虽然没有远离孩子,但给孩子造成了“留守”的环境。很多家庭的现状是改变不了的,有能力改变的家庭就别让打麻将、应酬、玩手游让孩子变成“留守”儿童。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阶段,被关怀与被理解是每个孩子应该享受的权利,我们要做的是用尽全力去爱,无关金钱。
文章为家有小学生陪读日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