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英国全民公投(referendum)以51.89%的多数票选择脱欧,惊呆了之前绝大多数预测,包括各大政党、预测机构、媒体以及之前只进不出的欧盟。
2017年3月29日,英国正式触发《欧洲联盟基本条约》第50条,不论是否与欧盟达成协议,将于2019年3月29日正式离开欧盟。
英国脱欧(Brexit=Britain's exit from the European Union)的两位主角如下,以后会慢慢聊他们之间的渊源:
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名字里就埋下了暗雷);
欧: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
一、用最简要的话概括到目前为止的脱欧
一场代议制民主求(shuai)助(guo)直接民主、感性投票、毫无预案且在下一代见分晓的“权力的游戏”般的分家。
这个锅甩得像极了我们熟知的集体决策,本质就是当社会两极分化逐渐严重时代议制民主的乏力,转而寄希于全民公投-直接民主来达到执政党政治目的,而David Cameron(英国前首相)的甩锅大法也不是第一次使用(2011国会选举制公投、2014苏格兰独立公投均成功甩锅),但没想到的是,这次真的甩脱了!
“感性投票”,其实大多数人在投票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计算、哪怕了解一个比较靠谱的演变方向,只是想着要“控制欧盟移民、拿回立法权以及能独立决定经济政策”,可惜这些跟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并没有直接关系,乃至于当前流行着一句话“not vote to become poorer”,就显示出多么的纠结,人们真的会为了拿回控制权去牺牲掉经济发展或者生活水平提升吗?当然,也没有特别靠谱的数据表明负面影响会很大,但你会在前景并不明朗的前提下贸然做出如此重大的选择吗?显然这也是一个问题,大家在“赌”一个未来。
“毫无预案”,David Cameron本来想利用这次公投来强化其在保守党内部的势力并打击反对党派,根本没有想过会真的脱欧,看看投票后这一年多政客们的表现,成天忙着斗嘴炒概念:hard/soft Brexit、managed Brexit、chaotic Brexit、red-white-and-blue Brexit、dog’s Brexit、二次公投(second referendum)、'a'([ei]) customs union、transition period(过渡期),一会儿要留在single market(单一市场,旨在欧盟内部实现人财物的自由流动),一会儿又要挪威方案、加拿大方案,工党(反对党)成天揶揄保守党(执政党)没有一个成形的脱欧方案,保守党从来就是说“表急,等到该知道的时候自然就会知道了”,用一个字形容,就是“乱”!
“权力的游戏”,看看这些角儿吧:内斗的保守党、捣乱的工党、坚决脱欧的UKIP(UK Independence Party)、亲欧的LibDems(The Liberal Democrats)、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苏格兰)的SNP(Scottish National Party)以及地处敏感的北爱尔兰的DUP(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亲英派)和新芬党(脱英派),再算上强硬的死撑的并非铁板一块的欧盟,绝对活脱脱的现实版“权力的游戏”,Theresa May(现任英国首相,又称梅姨)难啊...
二、会怎么样?
如果脱欧只是赔多少钱的问题,那就太简单了。其实脱欧将对英国政治、司法和经济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移民政策、农业补贴、司法、环境标准、金融服务法规、核电技术、大学学费、就业、航空以及贸易协议等,均需要重新考虑并经谈判协商相关的规章和协议。
英国脱欧的影响也不会停留在英国内部。作为欧盟内第二大经济体、第三多人口国家、以及对欧盟预算的净贡献度,英国的离开将会影响欧洲一体化的进展。这不仅仅是英国的一种现象,而是更普遍的、欧洲范围内的紧张局势的具体表现。主权国家利益和身份的差异化与“日益紧密的欧洲联盟”之间的冲突就是这种紧张局面的根本来源。欧盟自身还是一个不完善的发展中的国家组织,英国脱欧,其实真正想脱离的是欧洲的理想国“欧洲联邦,或欧洲共和国”,而非欧洲的经济联盟。
截至到2018年3月,英欧之间如果说有一点点进展的话,那就是欧盟明确了“No cherry picking”,要脱就彻底的脱!不要挑挑拣拣。而梅姨也明确了英国要离开单一市场,与欧盟进行FTA(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好戏开始上演,绝对不缺演员。
三、一点点感慨
许多人都记得狄更斯《双城记》里的这段话,或许很能表达目前人们的心境: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正奔向地狱。
简而言之,那时和现在是如此的相像...
公子要说的是,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亲身经历如此有意思的事情,让我们本身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去告诉后人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而对于诞生了《大宪章》和《权利法案》的地方来讲,是否这次也与前者一样,并非出自高屋建瓴般的架构设计,始于混乱、落定民间,去与欧洲大陆谋一个双赢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