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鲁迅
这句话用在职业发展上也一样,创造每一个新的自我都是从迈出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
作为一名在医疗行业学习长达8年的医学生,我早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沉迷于书本和数据的生活,一直觉得教育也就这样吧。
这种印象一直没什么变化,直到我研二那年,我开始接触公众演讲和培训项目,从先做培训师助教,设计小组学习活动,再到自己做培训师,我才发现原来教育可以如此有趣,学习不再是一个人枯燥的坚持,它可以是一群人寓玩于学。好的教育甚至可以达到人格影响人格的效果。
从那时起,我就对教育培训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甚至在研三答辩前,我都还在运营一个英语口语培训项目。
策略1.利用工作业余时间探索新方向
研三时临近毕业,我思前想后,为了实现我刚开始读研时就设立的目标,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最终还是决定去医院工作,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靠自己养活自己,再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转到教育培训行业。
在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我喜欢培训,不过并没有确定做哪个领域的培训,于是我与自己做了一个约定,用3年时间,探索出来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
为了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更顺利,在工作的第一年,我就系统的学习了生涯规划师培训课程,并且发展了生涯规划师的副业,紧接着我为自己绘制了一张人生愿景图,把所有我感兴趣想要了解的领域列了出来,一一进行尝试,例如色彩和形象管理、财务管理、情感咨询、演讲培训、人生设计等,并且原创系列“自我管理”工作坊进行分享。
最后我发现自己心系人生设计,对帮助别人自我觉察、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有浓厚的兴趣。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已经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而且仅用了2年的时间。
策略2.明确新方向后进行生涯规划
随后,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发起人生设计项目,做工作坊和线上课程,组织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经过半年的实践,我依旧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义,很值得做下去,于是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具备人生设计的意识和行动。
当时我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互联网,不过我并不清楚具体的实现路径,只是隐约觉得大方向是对的。
后来通过参加“个人战略课”,研究行业报告,我发现自己心系互联网教育行业,很想一探究竟,可是问题也来了,我如何才能顺利转型呢?我到这个行业又能发挥什么价值呢?我将发展什么样的生涯角色呢?这个角色会是我喜欢的吗?
这些问题都无解,除非我真的去实践、体验、感知,才会有答案。
策略3.切中市场需求后果断转轨
就在我上个人战略课期间,刚好有一个职业机会出现了,有人找我做互联网心理职业教育的学术运营工作,我这才意识到,即使转行,原来的专业也不会丢掉,只不过岗位变了,职能变了,知识和技能都是可迁移、也可再发展的。
通过进一步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优势和内驱力的探索,我更加确定了接下来要走的路,虽然不是百分百清晰,但只要大方向没错,我就愿意试一试。
于是,我就凭借着医学和心理学教育背景、心理治疗师从业经历,从传统医疗行业跳到了互联网教育行业,终于,我到了自己想要探索的领域。
策略4.先满足组织需求再谋求个人发展
现在,我已经转型9个月了,说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一开始因组织需要,我每个月的工作任务都在变化,学术运营、商务拓展,专家运营轮着来,几经折腾,曾经一度找不到自我。
尝试过后我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状态,于是我就和领导谈了我的真实想法,以后专做学术运营和教研工作,好在领导批准了。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通过“自我探索课”中的工作意图塔,将当下的工作与自己的人生愿景链接上了,并且在教研工作中找到了自己可以也想要发挥的价值,业余时间还可以继续做人生设计和生涯规划的项目,我的工作和生活终于又回到了自己喜欢的状态。
经过这次转型的经历,我发现在创造每一个新的自我之前都离不开3点心态建设:勤于探索、勇于求变、拥抱不确定性。
在创造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心态就是“怀念过去、担忧未来”,尤其是在发展不顺利的时候,我也不例外,但只要一想到,这是我给自己设计的人生,如果不走一遭,以后等我老了动不了了,我应该会很遗憾吧,我就又有了些前进的动力。
现在的我依旧还在路上,曾经自己不清晰的实现路径也慢慢清晰了不少。
果然,走着走着,路自然就出现了。